10月19日,晴朗。
上周,上海建材市场出现先抑后扬走势,单周涨跌基本持平,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30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45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340元/吨。上周主导钢厂降价趋势依然不改,但减产信号却并不明显,钢厂的只降价不减产操作无疑加大了钢市的后期风险。
库存方面,上海螺纹钢库存合计66.138万吨,较上周同口径统计减少1.698万吨;线材库存合计12.425万吨,较上周同口径统计增加0.721万吨。数据显示,上海建材库存在经过连续十三周增仓之后,本周出现小幅减仓苗头,消化库存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新的一周销量预期有所放大,商家心态总体较好,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小幅走高。
一、 宏观经济
四季度信贷有望环比上升券商预测年内流动性充裕
9月新增贷款达到出乎意料的5167亿元,再次令市场为之惊喜。券商分析人士预测,四季度信贷有望环比增长,海外资金流入也将支持国内流动性,加之上半年投放的“天量”贷款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支撑,年末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四季度信贷有望反弹
银河证券第四季度A股投资策略报告认为,四季度信贷有望反弹,贷款足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一季度的天量票据融资在三季度集中到期,可以在不增加新增贷款额度的情况下置换为中长期贷款。而四季度到期的票据融资会显著减少,对新增贷款的负面影响也近乎没有,因此从数额上看四季度贷款有望超过三季度。此外,年内已投放的贷款形成了大量流动性的存量规模。虽然IPO重启等因素导致近两三个月的加权平均拆借利率小幅上行,但从更长期的时间跨度看,目前的拆借利率仍处于历史低位,表明当前银行体系的资金非常宽松。
“我们预测货币政策基调年内不会改变。”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于军表示,信贷今年仍会宽松,明年转向中性。2009年余下的月份每月新增贷款2000-500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9万亿-10万亿元,低于9万亿元的可能性不大,即增速超过30%。2010年货币政策基调可能逐步转向中性。2009年名义GDP增速在8%左右,2010年为12%-13%,信贷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差虽然未来会逐渐下降,但是仍在正值范围,仍属于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
热钱流入或成新动力
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汤小生认为流动性仍将超预期,但市场流动性的来源已从天量信贷转变为三季度之后的“储蓄搬家”和美元贬值背景下的“热钱流入”。美联储加息至少要在2010年3月以后,这将导致大量套息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或将成为市场创新高的主要动力来源。
银河证券也认为目前全球流动性充裕。从金融环境看,资金成本大幅下降,资金借贷指标LIBOR-OIS息差回落至0.2%之下,为2007年8月以来的最低,市场情绪基本恢复至危机爆发前的常规水平。而短期内确保经济复苏的持续性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仍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在通胀威胁依然遥远的背景下,美联储仍将把利率维持在低位,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充裕。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海外资金已经持续流入香港以及中国内地市场。而中国经济四季度将快速回升,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更加明显。海外资金可能在暂时企稳后继续流入中国。
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小组表示,年底至明年一季度流动性状况很可能温和改善,但单靠快速发信贷的流动性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未来流动性的情况将取决于经济复苏的强度和通胀趋势形成的快慢,只有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和CPI转正并形成回升趋势,流动性第二阶段居民储蓄外流才会更加显性化并补充流动性。
华泰证券分析师郭春燕则认为,存款的活期化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增量的主要来源,所以虽然流动性高点已过,但市场资金仍相对宽裕。
二、 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新一年谈判启动外方对“中国模式”反应各异
10月17日,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在青岛结束。会上,中方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抛出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国模式”,与研讨会前铁矿石巨头放出的“涨价30%-35%”风声针锋相对,拉开了2010年中外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大幕。
定价模式 首提“中国模式”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详细解释了“中国模式”,该模式包括结算周期、量价互动、全国统一价等。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明晰的谈判模式。对于更为敏感,也是谈判的实质——价格问题,单尚华表示,明年的铁矿石肯定供大于求,长协价格要由双方的供需关系决定。这一表态意味着,中方认为明年的铁矿石价格应该继续下降。
矿企态度 外方反应各异
中方的谈判对手——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以及力拓的代表也参加了上述研讨会,但他们均未公开发言。不过,就在该研讨会召开的前一天,有外媒表示,三家矿业巨头将要求把2010-2011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上调30%-35%。
对于下一年度铁矿石的供需形势,参会的铁矿石企业代表多表示难以预测。但中方提出的“中国模式”得到了部分企业的认同,澳大利亚Aquila资源有限公司矿石总经理表示,谈判模式取决于与各个合作钢厂的谈判,不一定跟随三大巨头的模式。FMG市场销售总监刘晓东表示,未来FMG产出的5500万吨铁矿石将按照协议要求全部以长协矿的形式销售。
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驻华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庄彬俊表示,澳大利亚铁矿和中国钢铁市场是上下游相互依赖的关系,未来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会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估计会有7-8成的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供需分析 价格反弹难续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钢铁需求有所回暖,但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钢铁产量反弹缓慢,一路反弹强劲的中国钢铁市场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政府正力图以兼并重组解决这一问题。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等众多钢铁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最终会导致晚些时候钢厂的新一轮减产。
在研讨会上,中钢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水军表示,铁矿石供需已呈现宽松局面,目前看来,这样的供求形势在2010年不会有明显改变。
不过在现货市场,因为铁矿石企业供货减少等原因,铁矿石价格自9月以来持续反弹。目前,63.5%印度粉矿的报价为90美元/吨左右,较前一段时间上涨了10%以上。但是,对于本轮铁矿石价格上升,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钢铁价格持续下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很难延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方面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已经比实际需求超出5000万吨,为明年的需求打下了折扣。
三、 钢铁市场
1、 俄罗斯可能将对中国钢管实施反倾销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上周建议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29.4%的惩罚性关税。普京尚未签署这一草案,草案还不具备法律效力,俄方也还在与中国进行协商。
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0月14日报道,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10月8日公布了这份长达33页的报告,他们之前对中国3家生产商生产和输入的进口钢管价格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调查,报告详细说明了调查情况。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得出的结论是,2008年中国在俄罗斯钢管市场的份额从2007年的8.9%增加到了14%,同期相比增长了53%。中国进口产品对俄方的压力迫使俄罗斯生产商调整各自对外国市场的(钢管销售)定位。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建议,反倾销税的底线是对中国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29.4%的反倾销关税,这样,中国产品就无法与当地的生产商进行竞争了。现在,这一建议已经提交到了总理那里,普京需要先聆听其他部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签署法令。
2、湖北省倡导重点项目用武钢产品
16日,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省内重点工程建设单位与武钢集团对接,为实现武钢产品省内循环送上“大主顾”。
今年全省重点在建项目148项,计划投资1362亿元,预计钢材需求量达265万吨,包括建材、型材、板材等诸多品种。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委从全省重点项目里挑出了24个参加这次对接会,涉及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
面对面的沟通让对接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湖北城际铁路、天河机场三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兴隆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用户与武钢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三环线武黄立交工程、武荆高速、杭瑞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方也积极与武钢集团销售部门展开洽谈。
为帮武钢度过“严冬”,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武钢产品省内循环的意见》,提出省内主要用户钢材用量80%以上使用武钢产品的目标。据了解,截至目前,武钢已与省内用户签订500多万吨用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