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12月31日钢市早报——继续推高

12月31日钢市早报——继续推高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2月31日 14:03:17 打印

  12月31日,晴朗。今天是2009年的最后一天,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苇子真诚的祝大家虎年身体生龙活虎,生意虎虎生威!

  昨日,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继续上调20-30元/吨,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64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80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770元/吨。

  昨日,终端需求呈正常偏低释放状态,市场成交也依然分化明显。由于节日将近,商家囤货待涨心理较为明显,纷纷通过提价或是限量的方式来控制出库,此种势态,也推高了当前价位。

  昨日,日照、2672、晋钢、重钢等4家钢厂上调了出厂价格,上调幅度集中在20-50元/吨。目前市场成本倒挂依然严重,商家自身压力也十分明显。

  马上元旦了,商家节前推高之意依然强烈,部分商家甚至可能提前封盘停售,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会继续拉高。

  【钢厂调价】建筑钢材

  ◆重钢于12月30日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晋钢于12月30日对螺纹钢、高线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对盘螺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河北明顺于12月30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10元/吨。

  【宏观经济】

  国际油价30日逼近每桶80美元

  由于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下降抵消了美元走强的影响,国际油价30日一度逼近每桶80美元,盘终收在79美元上方。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情报署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2月25日的一周之内,原油商业库存减少了154万桶,汽油库存减少了40万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减少了210万桶。

  由于寒冷天气拉动燃油消费,截至目前美国原油库存已经连续四周下降,馏分油库存连续三周下降,推动原油价格连日上行,30日盘中最高升至每桶79.79美元。不过,由于美元对欧元和日元汇率上升,抑制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的涨势。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1美分,收于每桶79.28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9美分,收于每桶78.03美元。

  经济数据利好美国经济 纽约金价低收

  据国外媒体报道,周三纽约金市黄金期货价格收低。经济数据的利好,增强了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美元上涨,黄金期货的风险投资吸引力被降低。

  美国芝加哥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了芝加哥地区在12月份有更多的企业状况好转了,芝加哥采购经纪人指数创下了16个月来的新高,11月的56.1%上升至60.0%。

  截至收盘,纽约商业交易所,成交量最高2月黄金期货合约价格下跌了5.6美元,跌幅为0.5%,收于1092.5美元每盎司,盘中该合约的最高值为1098.7美元,最低为1086.6美元。

  纽约金市临近收盘时美元指数上涨了0.06%,至77.87点。

  【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谈判:中方直面“三座大山”

  新年开始,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正式开始。一切注定,新年度的价格谈判不会是一帆风顺。

  不过从铁矿石供应方传来的消息是,在市场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外方的底气越来越足,耐心等待是他们更愿意采取的谈判策略。外方的理由也很充分,时间拖得越久,最后谈出的铁矿石价格可能就越高。就在2009年12月下旬,中国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已经触及历史高位。12月22日,品位63.5%的印度粉矿到岸报价达到了每吨116美元。这个价格比2009年的长协“首发价”高出了近50%。

  同时,与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遥相呼应的是,中国钢企也上调了钢材价格,12月10日,身为业内铁矿石谈判代表的宝钢出台了2010年1月的价格政策,个别品种最高涨幅达600元/吨,并引领了一波钢厂提价潮。这甚至引发了外界对宝钢只打自己的算盘,不顾国家利益的指责,“窝里斗”的现象再次出现在中国钢铁行业。

  媒体报道,铁矿石三大巨头之一的淡水河谷高层人士日前表示,由于中国需求等因素,铁矿石市场正在升温,2010年的价格预计将上涨10%-20%。不过随后淡水河谷特意向中国媒体发来声明辟谣。而业界指出,这个小插曲说明了铁矿石供应方的胃口不满足于上涨10%-20%,他们的要价可能会达到30%-40%。

  反观中方手里的牌,除了庞大的占到世界50%的市场需求量这一个理由,中方并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按说需求量大了,就应获得相对低廉的价格。但是,已经连续征战了6年的中方谈判代表始终没能让外方接受这个“量大价优”的原则。而且自己内部一直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局面难改,有关方面一直在整顿,但是越整顿越乱。

  还有一个不利的消息。每年对中国需求的主要出口方力拓和必和必拓两家公司已经在合并的道路上越走越近。2009年12月两家公司宣布签署了“生产合并”协议,即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负责两家的铁矿石生产业务,仅在销售环节还是各自负责。这被认为是变相垄断,如果两拓最终走在一起,那么中方谈判代表面临的局面虽然稍显简单,但是谈判的难度就更加复杂了。

  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铁矿石谈判代表需要直面横亘在眼前的“三座大山”。综合判断2010年的价格谈判,除了价格可能恢复上涨和两拓可能合并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外,中方代表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即是,铁矿石价格“中国模式”的推广。

  似乎就像一个轮回,每一年从开始到结束,中方换回来的永远是心酸和无奈,这种局面维持下来,屡败屡战的中方期待寻求新的招数来制服外方。但是,好不容易在2009年自认为腰杆硬了一回,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个看似没有结局,实则比失败更糟糕的结局。

  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最后以中方和澳大利亚FMG签订了一个更低的价格宣告结束。实际上,最后中国钢厂花的钱依然是按照“首发价”算出来的。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的谈判权又重新回到了宝钢手中,去年出面谈判的中钢协现在又回到了全面统筹的老位子上。显然中方也在调整,出于核心利益的考虑,中方必须以继续推进“中国模式”为首要考虑,哪怕暂时性妥协接受外方的报价,也要争取在几年时间内修成正果。有专家指出,2010年-2015年是中国推广“中国模式”的最佳时机。

  中国钢铁业也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和外方谈判,同时中国企业对国内国际铁矿石资源的追逐也愈演愈烈。就在几天前,广东顺德日新发展有限公司宣称已经成功收购智利一座储量高达30亿吨的铁矿。此外,武钢也在委内瑞拉获得一个完全符合中国利益的铁矿石合同。而在国内,单是2009年也爆出了发现几处铁矿的消息。

  不过,这些利好消息兑现的日期最快也要两三年以后。至少在目前,中国钢铁业还得继续忍受国际三大矿业巨头的折磨。

  【钢铁市场】

  美批准对中国产钢管征高额关税 为对华最大制裁案

  北京时间12月31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周三最终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大约10%到16%的关税,这是截至目前为止美国针对中国的最大贸易案。

  国际贸易委员会周三以6票赞成、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项由美国商务部制定的关税政策,旨在抵销中国政府为本国钢铁公司提供的补助金,这一投票为中美双方历时一年的贸易摩擦盖棺定论。在2009年,美国公司和工会针对中国的补助金政策和“不公平的”定价活动发起了十几桩贸易案。

  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27.4亿美元的“石油工业用管材”,相当于此前一年的三倍还强,原因是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油井用管材的需求增长。

  今年9月份,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价值18.5亿美元左右的中国制造轮胎征收35%的进口关税,来作为对国际贸易委员会所谓“(供应量)大增导致市场混乱”状况的回应,此举激怒了中国政府。作为回报,中国政府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出指责,就奥巴马政府征收高额轮胎关税的决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了投诉,并开始调查美国制造的汽车是否以不公平的低价“倾销”到中国市场。

  此前,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美国钢铁公司、亚利桑那州钢管公司及其他美国钢铁制造商联手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这一投票结果为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宣布的最终抵销性关税政策扫清了道路。根据这项政策,美国政府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10.36%到15.78%的进口关税,以抵销中国政府提供的补助金。

  美国商务部还已公布了一项初步的反倾销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最高99%的关税,预计将在明年4月初宣布有关这一额外关税规模的最终决定。此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5月份就是否允许征收这项额外关税的问题进行投票。

上一篇:12月31日螺纹钢、线材早报

下一篇:美国批准对中国产钢管征收10%至16%关税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