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透露,中国钢企与三大矿业巨头展开的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已经启动,罗冰生表示,“供需双方已进行接触和交流”。
罗冰生是在上周五透露上述讯息的,由于谈判双方的保密原则,罗冰生未就谈判提供更多细节。
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钢协77家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6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05%,企业盈利总额提高;但利润率只有2.84%,低于中国工业行业5%的平均盈利水平。2010年1-9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45760万吨,同比减少1153万吨,但进口总金额达556.89亿美元,同比增191.62亿美元(约1303亿元)。
罗冰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铁矿石进口量会增加,但全年铁矿石进口总量预计不会高于去年。去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8亿吨。
对于,罗冰生所透露的消息业界分析,新的定价机制或成为谈判焦点,供需和价格反而要退居次席。
罗冰生表示,包括日、韩及欧洲钢厂在内都把目前的价格称为临时协议价格,而不是最终价格,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谈判与以往有了实质的区别,如何谈,谈什么内容,谈判前景如何都很迷茫。
据消息称,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此前曾表示,力拓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厂的三季度价格已确定并在执行,三季度价格主要依据今年3-5月的现货平均价格来确定,而二季度价格则是根据2009年12月到今年2月的现货平均价格来确定。
目前国内钢厂被动地接受三大矿山的报价单,在定价方式上毫无办法。专家表示,钢厂与矿山必须保持正常沟通,临近年底对下一年铁矿供应进行磋商也是理性的选择。
消息称,今年10月在铁矿石国际研讨会上,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首次承认季度定存的合理性,并提出铁矿石定价与钢材价格指数挂钩的建议。
三大矿商则一直努力鼓吹铁矿石定价机制进一步“指数化”、“金融化”。必和必拓急于推进定价方式的演进,从目前的指数定价转到完全现货定价,再到期货价格;力拓的态度则较为保守,看其他公司如何定价再采取跟进态度;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则极力维护目前的指数定价模式。
虽然国际矿业巨头多方造势谋求铁矿石提价,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若铁矿石价格再加码,将极有可能再度陷入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泥淖。
年度定价遭到破坏,长期协议是否有存在必要,是继续存在还是改为短期订货,这些都是谈判双方必须逐一解决的问题。三大矿山定价方式不同,必和必拓想从目前的指数定价转到完全现货定价;淡水河谷则希望维持目前的指数定价模式。
有数据显示,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的400多天内,已有4家交易所为铁矿石掉期(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即用铁矿石期货与指定的货币或者计价单位互换)提供结算服务,据新加坡交所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以来,铁矿石掉期交易规模已超过1000万吨,且增长趋势强劲。
目前一些金融大鳄,基金、私幕、贸易公司乃至租船公司都开始加入到掉期交易的行列,铁矿石在某个交易所挂牌上市只是时间问题。2010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约在10亿吨左右,以100美元/吨保守估计,总价值为1000亿美元/吨。分析师表示,铁矿石市场可能很快如其他大宗商品一样,由金融市场决定现货市场,矿山、钢企都将失去铁矿石定价权,金融机构将参与其中,成为新的博弈方。炒家、热钱必定要使价格波动剧烈,方能有差价有利润,这才是潜在的最严重的威胁。
尽管如此,今年矿山企业将铁矿石年度定价单方面强行转变成了季度定价、指数定价,但中国钢企仍然没有放弃重回之前的长协谈判模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