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多云转晴。纵观现在的钢铁市场,按照供需现状来看,市场各方不会甘于在目前价位停下来,为了有效兑现利润,将钢厂转嫁给自己的成本抛出去,贸易商顺势而为的做法或将在去库存化过程中再现。
上周,上海建材市场继续推高势态,单周上涨100元/吨,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14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28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4300元/吨。
上周,华东主导钢厂大幅推高,导致市场又深陷倒挂困境。于此同时,铁矿石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成本上涨趋势已经确定。成本推高之下,市场或仍有上行动力。
节后市场,天气晴好有利于需求释放,成本走高商家上涨动力仍强,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继续走高。
4月3日凌钢螺纹钢出厂价格调整信息
4月3日,凌钢在“3月25日凌钢对部分冶金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基础上对部分冶金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0-12mm螺纹钢上调50元/吨,调整后12mm螺纹4600元/吨。
以上调价均为检尺含税现款价,执行日期自4月3日起执行。
央行专家称短期内不加息
上周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际金融处研究员梁猛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正面临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的双重压力。由于汇率和利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一旦央行加息势必会增加货币上涨的动力,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在货币政策上,央行会慎用加息工具,而会多采用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收紧流动性,短期暂不会加息。
梁猛上周六在2010年中国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高峰论坛间隙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与该国经济基本面有很大的关联,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远大于加息压力。
他坦言,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就如“走钢丝”,而利率和汇率是走钢丝时所需的平衡杆的两端,先调整哪个政策央行也挺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先动汇率还是利率,最终还是要看政策效果。
谈及其它国家央行的加息行为,梁猛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刺激经济方案的退出,这些国家的央行启动加息后,也只是小幅调整,其目的是试探市场的反应。至于中国,我们尚不能确认全球经济已摆脱危机影响,如果现在把信贷收得太紧,会把很多企业“勒死”,中国之前已经有过教训。中国只有在确定宏观经济确实没有问题后,才会选择退出刺激经济方案。
媒体称:中国未来两个月停止进口铁矿石
当地时间4月5日,澳大利亚ABC News在其网站报道,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Simon Crean)表示,中国政府不应干预铁矿石市场。
ABC News援引克林的话称,应由市场决定价格,而不应发布限制市场供应的指令。
克林还称,联合抵制不大可能实现,因为正在迅速工业化的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非常高。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要求国内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在未来两个月内不从澳大利亚力拓股份有限公司、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口铁矿石。
上述争论渐起之际,市场眼下普遍预计,今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可能最终以涨价80%~100%“收官”,钢铁企业将被迫接受三大矿商提出的新定价机制——“按季度定价”,取代已运行了40多年的年度基准定价体系。
部分铁矿石进口商将被取消进口资质
面对日渐严峻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中方也摆出了强硬姿态。中钢协联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出手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
在中钢协同五矿商会于近日召开的“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合会议”上,原则性通过了三个行业性自律文件,分别为《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关于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进口铁矿石合同定期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文件对从事铁矿石进口企业的资质、规模、运营、定价做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在铁矿石进口资质方面,文件规定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其次,铁矿石进口严格执行一级代理制,保证铁矿石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贸易商不能进行二次贸易,违反自律公约的企业将会被取消资质。第三,协会还将建立铁矿石流向审核制度,对于一些进口劣质矿的合同,海关将不予以进口、备案。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自存铁矿石,足以保证钢厂正常生产两个月,港口仍积存铁矿石7500万吨。因此,中钢协号召国内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两个月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矿山的季度定价政策和无理涨价要求。
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形势异常严峻。必和必拓与淡水河谷两大矿业巨头均宣称已经与多数客户达成了基于短期定价机制下的铁矿石合同。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认为,为应对铁矿石谈判中的困境,应提倡“开源、节流”:“开源”是对开采国外的资源,尤其是民企到国外投资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节流”包括限制钢材出口,以及强制性推广高效钢材,以节约资源。
有关分析师则认为,应该对目前国内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重新进行考察,严格海关申报程序,杜绝国内进口商的投机行为,使所有用矿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逐步向进口铁矿石的统一采购模式过渡。
中国与印尼将加强钢铁水泥等领域合作
4月2日,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中国印尼经贸联委会第十次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雅加达出席由印尼贸易部、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举办的午宴并发表演讲,他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为两国工商界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和利益。
陈德铭指出,中国和印尼应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双边经贸合作。一是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增长,中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扩大进口印尼有优势的机械电子、天然橡胶、棕榈油、热带水果、矿产和轻工产品,改善贸易结构。二是扩大两国投资合作,鼓励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增加对印尼投资,特别是推动双方企业在纺织、钢铁、水泥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推动重大合作项目进展,中方将鼓励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和便利。四是加强双方在10+1、10+3、WTO、APEC等国际和区域框架下的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