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吨钢耗矿量——加剧我国铁矿石供需矛盾的隐形推手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06月11日 09:07:55 打印
我国粗钢产量自2001年开始两位数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5亿大关,国内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17.7%上升到2008年的37.6%。进入09年以来,全球主要钢厂限产减产,而国内粗钢产量一枝独秀,占比继续攀升,今年1-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1.71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2%。
伴随着粗钢产量的增加,我国铁矿石产量及进口也成几何倍数增长。UNCTAD根据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换算为国际通用铁矿石产量数据显示,2001年-2008年间,我国粗钢产量增长2.3倍,铁矿石产量增长2.8倍,铁矿石进口量增长3.8倍。而同期全球粗钢产量增长56%,全球铁矿石产量增长92%,铁矿石贸易量增长80%。2001-2008年间,(除中国)国外全球粗钢产量增长19%,铁矿石产量增长30%,铁矿石贸易量增长11%。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铁矿石产量及进口量增速远远大于粗钢产量增速,铁矿石进口增加也是推进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繁荣的主要原因。2008年我国铁矿石进口4.4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50%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2001-2008年间,我国每吨粗钢平均消耗铁矿石1.4吨,而同期除中国外全球每吨粗钢平均消耗铁矿石1.08吨。我国亟待提高的炼钢技术水平进一步夸大了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加剧了国内铁矿石供需矛盾。倘若国内炼钢技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2001-2008年我国可减少铁矿石进口8.5亿吨,占同期铁矿石进口量的五分之一多,接近08年铁矿石进口总量的两倍。
受全球限产减产,开工率不足影响,2008年(除中国外)全球每吨粗钢平均消耗铁矿石1.16吨,比07年增加0.09吨。08年国内钢厂开工率同样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0月份,国内钢厂开工率降至最低,约为70%左右,而同期美国开工率不足45%。尽管国内钢厂开工情况远远好于欧美国家,但2008年国内每吨粗钢消耗铁矿石飙升至1.66吨。上述数据尚未考虑国内钢厂2008年天量铁矿石存货对每吨粗钢耗矿量的影响和我国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而用电炉生产较少,使用废钢的比例较低的影响。从生产工艺上看,生产一吨电炉钢比生产一吨转炉钢,可以多循环利用废钢500~600公斤,少消耗铁矿石1.3吨。2006年美国电炉钢比例为56.9%、韩国45.7%、德国33.1%、印度50.5%,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了45.7%,而我国大陆的电炉钢比例却逐年下降,目前下降到10%左右。
尽管上述数据有些因素未能包括,但仍能反映国内炼钢技术水平对铁矿石需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小钢厂生产技术水平低已经成为国内钢铁业的硬伤,不仅虚高我国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将影响国内钢厂的盈利水平及竞争力。按照每吨铁矿石700元计算,08年由于吨钢耗矿量增加,我国钢铁业仅铁矿石成本增加860亿元,就此也不难以理解去年国内钢铁行业全面亏损额高达488亿元。
继续推进铁矿石谈判,规范进口秩序,鼓励海外矿山收购,寻求上游原料供应是我国目前解决国内铁矿石需求的主要途径。但是上述措施治标不治本,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国内炼钢技术水平,开源节流,能从根源上缓解国内铁矿石的供需矛盾,促进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