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钢铁生产总量增长过快,加上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钢铁行业运行仍面临严峻的发展态势
连续6周上涨的钢价开始显现出颓势,上涨势头或将在近期停止,进入盘整期。
6月3日,上海建材部分品种继续上涨,普线3530-3540元/吨,上涨10元;高线3560-3570元/吨,也上涨10元,涨幅颇小,其他如免检大螺、圆钢等品牌,都与上一交易日价格持平。不过,显得上涨乏力。
小幅回暖
6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商务预报显示,上周(5月25日至31日),全国
钢材平均价格较前一周上涨0.2%,连续第六周上涨,但涨幅较前期明显减小。其中,219×7无缝钢管、Φ12mm螺纹钢、0.5mm无取向硅钢片价格分别较前一周上涨1%、0.5%和0.4%。
价格小幅上涨的局面最近两日表现得尤其明显。6月2日,凌钢对建筑
钢材价格进行调整,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三级螺纹钢加价150元/吨,四级螺纹钢加价200元/吨。柳钢也提高了其
钢材出厂价。其他如南昌钢铁、柳钢等许多国内钢铁生产商小幅度上调了其部分产品价格。
国内钢铁生产商上调产品价格的做法表明,其预计国内外钢铁市场将有转好的趋势,但其调价幅度颇小,显得小心翼翼。
分歧加大
伴随着各种钢铁产品的小幅涨价,市场分歧愈加突出。
“其实,国内
钢材价格已经表现出上涨乏力现象,这表明,国内
钢材贸易商对后市分歧明显。”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表示,目前
钢材市场还有一定的震荡回升需求,但市场已经表现出疲态,首先,国内铁矿石价格已经出现了止涨回落,究其原因,是国内铁矿石市场过大于求现象明显,尽管由于力拓和新日铁铁矿石协议价格降幅小于预期,但由于对中国钢市需求以及世界钢市需求的不乐观气氛浓重,铁矿石上涨乏力。其次,国际经济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美元等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等因素影响下,中国
钢材出口状况难以好转。另外,国际市场来看,国际钢价经过短暂平稳后,又表现出颓势。上周,欧盟、日本地区的大多数板材品种价格均有下滑态势。
同样,欧洲市场对未来市场的复苏也抱着怀疑态度。当地一些经销商认为,目前的需求增加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传统夏季假期越来越接近,需求增长势必放缓。特别是汽车、建筑等行业的需求依然低迷,将使得钢价上涨难以持续。
供需失衡
与国内钢价连续6周上涨相一致,国内的钢铁生产也迎来短暂高潮。
6月2日,中钢协最新旬报显示,5月中旬会员企业粗钢产量为1147万吨,全国估算值则为1478万吨,连续三旬保持环比增长态势。
“恢复生产还存在盲目性,造成了国内
钢材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对于这种态势,6月2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第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我国的钢铁生产总量增长过快,加上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钢铁行业运行仍面临严峻的发展态势。
罗冰生表示,目前国内炼钢实际产能已经达到6.6亿吨,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今年1-4月全国粗钢平均日产量仍达142.22万吨,供过于求。
罗冰生表示,面对当前的困难,要全面贯彻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各项要求,重点做好钢铁生产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国内市场供需的基本平衡,推动钢铁企业重组和加强技术改造以及优化布局,切实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钢铁产业由大至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