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是钢铁市场传统需求淡季,今年似乎也不例外。根据国内多家分析机构数据显示,上周国内钢市弱势运行,各品种价格均出现下滑。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自4月初以来国内钢市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下跌。
事实上,6月初,板材市场就有趋弱迹象,但建材市场相对坚挺。然而,上周受钢厂下调7月出厂价、市场需求低迷、5月CPI数据高企、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等多方面综合影响,建材、板材市场价格开始双双下跌。
上周四,武钢股份公布7月价格政策,除作为建筑钢材的线材价格小幅上调外,其他板材类产品全线降价。此前,宝钢和鞍钢也同样宣布下调主流产品价格。三大钢企的共同降价也印证了钢材市场将整体调整的预测。
根据数据显示,上周国内建筑钢材一路走低,其中,华东地区价格整体跌幅较大,大部分地区跌幅在百元/吨左右;华中地区跌幅较小,在30元/吨左右,华南地区南宁跌幅有限,约为10-20元/吨。其他钢材品种也都呈价格降、成交清淡态势。
行业机构则称,近期全国大范围的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几天内从干旱转为洪涝,建筑钢市消费淡季特征明显。同时,尽管5月份粗钢产量环比回落,但自上周以来国内建材库存已连续两周回升,市场供应压力有增无减。加之央行在5月份数据公布当日便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控制通胀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后期加息预期仍然不减,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加明显。
据商家反馈,近期市场价格的持续高位盘整、钢厂价格的持续倒挂,导致贸易商盈利空间几乎为零,这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及资金等成本,让钢贸商可谓苦不堪言。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市场价格的下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比起高位盘整、窄幅震荡的纠结日子,市场期待更为直接的下跌,从目前钢材各品种市场情况反馈来看,预计下周价格仍将继续趋弱。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钢价进入下滑通道之时,钢企的成本压力则居高不下。据海关统计,5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67.15美元/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环比涨幅4.18%,同比涨幅达30.06%。此外,5月末,国产铁精矿、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钢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涨幅分别为14.23%、14.09%、6.71%和27.12%。与之相比较,同期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12.86%。
“原燃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使钢铁企业继续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除了承受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压力,钢铁企业还要继续承受能源及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产生的压力。”中国钢铁协会预测,“综合来看,后期钢市将呈波动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