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晴朗。上周欧元危机,打压资本市场,但中国力挺欧元,周末市场再度走好,资本市场的动荡带动了钢价的波动,钢材初次探底以后,期货出现回调,现货随之出现一定上涨。
上周,终端需求依然不见明显起色,且中间需求也较为低迷,客观而言,需求水平的低位徘徊也是钢价难见起色的根本拖累所在。
由于需求不旺,钢厂调低已成市场主旋律,商家在此心态下,市场报价盘整,预计31日市场主流报价将以稳定为主。
5月29日山钢集团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
5月29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5月19日山钢集团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基础上对六月上旬的螺纹钢下调140元/吨,具体如下:
1、现Φ16-25mmHRB335的挂牌价为4220元/吨;Φ14mm、28mm、32mm加价50元/吨,Φ12mm加价100元/吨,Φ10mm加价150元/吨,Φ36mm、40mm、45mm、50mm加价200元/吨;
2、三级螺纹钢加价,Φ10-32mmHRB400在同规格HRB335的基础上加价130元/吨,Φ36-50mmHRB400在同规格HRB335的基础上加价180元/吨。
以上均为含税价格,执行日期自2010年6月1日起。
部分商业银行贷款额度告急 银行选择性批利率高的贷款
明日就将进入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6月,在渐入尾声的5月,部分商业银行出现了早早用完贷款额度的情况。早报记者了解到,上述情况可能在6月还会延续,为此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采用选择性地批利率高的贷款方式。
“我们现在不接受(贷款)申请,银行额度用完了。”南京银行个人信贷部一位人士昨日对早报记者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额度问题,我们银行几乎所有的贷款业务都暂停了。”上述人士同时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下个月很可能也不会放贷,因为“不止是这个月,下个月的额度也没了”。
而根据早报记者多方了解的消息,上演额度用完尴尬场景的决不止南京银行一家。
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因为额度受限,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3、4月间都停过一段时间,最近才恢复贷款业务,“额度在一段时间内用尽,或者违规放款,都会被监管部门叫停贷款。”据介绍,上海农商行因为额度较紧,目前贷款审批需要排队一个月。招商银行则要更久,从递交申请到放款要等上近两个月。
某知名券商的一位银行业分析师透露,眼下大多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非常精细的时间表,细致到有对每天的贷款审批额度和对贷款结构进行跟进把握。比如,房地产贷款、工业流动资金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都有规定的放贷规模。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监管层不再局限于按季度控制房贷规模。”据接近银监会人士也透露,目前对量化贷款审批额度的工作已经细化到按月、按旬,甚至是每个工作日。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不少企业最为担心的情景已经发生——部分商业银行正在提高贷款利率。
民生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信贷经理坦称,信贷额度进一步趋紧,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对贷款利率的追逐更加激进。某种意义上理解,在贷款额度告急的情形下,贷款利率越高,越容易获批。知情人士透露,在个别银行,第二套、第三套的房贷申请,甚至比首套购房贷款更容易获批。
业内人士呼吁:推出铁矿石期货
“上海期货交易所是否可以考虑推出一个铁矿石期货?如果推出铁矿石期货,对很多钢材生产企业来说,至少可以在目前和外商怎么也谈不下来的情况下取得一点点主动权!”中钢期货副总经理陈东卫在上周六举行的“第七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钢材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2009年凭借4.35亿手(按单边计)的年成交量,上海期货交易所一举跨入全球10大衍生品交易所行列。而其中去年3月底才上市的螺纹钢期货,不仅以全年成交量1.62亿手居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各品种之首,并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去年成交最活跃的商品期货品种。
且如上期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在上述研讨会上所言,从价格走势来看,我国钢铁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对钢材期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期现价格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期货价格影响力逐步显现。另外钢材期货的其他功能也初步显现出来了,如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政策的贯彻执行、风险管理等。
但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消费国同时也是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中国,如陈东卫所言,却一直面临“资源定价上一点权利没有,只能任人宰割”的困境。而今年三大铁矿石巨头以现货市场实时变化的矿价为参照,每三个月确定一次季度平均价格,在钢厂与矿山间进行结算,宣告了维持几十年的国际铁矿石贸易长协价终结的同时,又让成本居高不下的中国钢铁生产企业雪上加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钢铁企业,要研究把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在关注现货市场的同时,要研究和关注期货市场的发展、变化,要探索把期货市场融入到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的全过程,特别是运用期货价格作为内部定价、成本控制、利润核算的参考依据,积极参与期货交易来对冲企业存在的风险,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而陈东卫则更大胆提出用螺纹钢期货倒推铁矿石价格的设想,类似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定价,可以拿螺纹钢期货,减掉成本,就是铁矿石的CIF到岸价。她表示,因为钢铁期货价格是中国内部形成,这个价格应该来说反映了整个中国对整个经济的预期和对整个市场的判断,而以此倒推铁矿石的远期价格,应该相对合理的。
不过,陈东卫也承认,虽然上期所钢材期货价格是在同一个时段所有参与者,包括买方、卖方,中间商、投资者竞价的结果,具有连续、公开、及时性,是有权威性的,但可能不为外方承认。因为后者担心,中国方面为了把铁矿石价格做低,会有意打压螺纹钢期货价格;再者,外商供应的铁矿石不只是国内螺纹钢企业需要,而中国整个螺纹钢年产量在6亿吨钢材总产量中也仅占1亿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外商可能觉得他们在目前中国人民币和外汇管制条件下想参与到国内期货交易中来不是那么容易,要解决资金的问题,还要解决一个资格的问题。
基于上述外商顾虑,陈东卫建议上期所推出初级资源的铁矿石期货。而据她介绍,已有新加坡交易所(SGX)副总裁来找其洽谈参与该交易所铁矿石掉期交易之事。
相关报道则显示,去年11月,洲际交易所(ICE)已开始采用普氏(Platts)基准铁矿石评估价来清算铁矿石掉期合同。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也曾表示,正在研究普氏指数的铁矿石掉期交易,以应对成本高企问题。但这些多属场外交易的铁矿石掉期交易,其公开、公平、公正性也正受到质疑。
77家大中型钢企前4月赚339亿 全行业盈利好景不长
今年前4个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旗下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39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41亿元相比,盈利大增927%。不过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同时表示,由于近期钢价持续下滑,前期储备的低价进口矿消耗殆尽,钢铁行业会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企业可能再现亏损。
全行业盈利好景不长
在5月29日的某行业会议上,罗冰生公布了上述数据。他表示,这种盈利大增背后隐忧极大:据中钢协监测,前4月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同比增26.1%,而同期大中型钢企纳入生产成本的进口矿仅增15.7%。“这说明,前4月钢铁生产实际耗用的主要是去年进厂的低价库存铁矿石,随着前期低价进口矿消耗完毕,今年一季度以后,进口高价矿要计入成本,钢铁生产成本将随之上升。”
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国内钢铁价格从4月中下旬结束持续上升,出现普遍下跌,处在振荡波动调整状态。罗冰生指出,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将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可能亏损。“当前我们相当一批钢铁企业,在经营生产方面,将会面临新的困难。”
数据显示,5月27日,全国重点城市二级螺纹钢的均价仅4126元/吨。由于钢价低迷,无利可图,目前华北地区已经有多家钢厂计划在6月进行限产检修,其中包括津西、国丰等上规模钢企。
维持出口高增长困难
罗冰生表示,由于前4月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25.37%,行业总能耗上升15.16%,加大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挑战,相关政府部门正在研究对低附加值的钢材出口是否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
媒体26日爆出相关部委正考虑下调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热卷9%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而冷卷和涂镀类产品的出口退税从13%下调到9%。这一言论当时遭到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的正面否认。但业内人士认为,罗冰生的这一言论代表中钢协也已获悉政府意向,取消部分钢材品种出口退税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持续反弹的钢材出口后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罗冰生指出,国际钢协预测的2010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0.7%,而1-4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31.8%,产大于需超过2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后期国际钢材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维持出口高增长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