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聊城,过去人们总是把她与“欠发达”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工业战线多年的努力,聊城工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请看下面一组数字: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由1993年的64亿元,到2009年达到3208亿元,年平均递增27.72%;实现利税由3.4亿元发展到305亿元,年平均递增32.45%;实现利润由5267万元发展到205亿元,年平均递增45.65%;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2:42:26发展到14:59:27;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主要工业指标占全省的比例由1993年的2.3%、3%和0.24%发展到2009年的4.54%、4.21%和4.67%……聊城的工业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
一条主线:
扩规模,抓住发展重点不放松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市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总量少,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党委、政府领导在分赴我省东部和南方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要想尽快摆脱聊城的欠发达状态,必须把工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培育重点企业、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拉动聊城工业加快发展。1993年至1997年,在工业起步阶段,我市组织实施了“13530”工程,重点抓40户骨干企业,对重点企业集中全市80%的新增信贷资金给予支持,电力等生产要素满足供应,并实行挂牌保护,优化环境,使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由1993年的6户发展到31户。
为进一步提高重点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集中度,1998年至2007年,先后重点扶持18户企业集团,并分别组织实施了“1030”工程、“5513”工程,突出抓好十几户重点企业集团,促进了重点企业集团的快速膨胀。2007年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茌平信发、高唐时风、东阿阿胶、鲁西化工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07年至今,集中发展产业集群,先后制定了十大工业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打造“152”产业基地,打造电解铝、电解铜两大千亿元产业基地。2009年全市电力及有色金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20亿元,汽车及机械装备达到642亿元,纺织工业达到347亿元,化工工业达到224亿元。
一条路径:
抓投入,强化技术创新不松手
为了改变工业总量小、竞争力差的状态,我市一方面引导企业坚持不懈地加大投入,连续投入,不断壮大工业实力;一方面通过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加大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1993年以来,围绕重点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先后组织实施了“十大技改工程”、“百项重点项目”、“项目突破年”等,并滚动实施30——50个工业重点项目,突出抓好10个左右大项目,有力地促进了重点企业、企业集团、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资产由1993年的41亿元达到目前的2100亿元,年平均递增27.89%。在技术创新上,组织重点企业先后赴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地举办产学研洽谈会;先后多次组织赴香港及日本、韩国、欧美、非洲举办招商引资会,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到去年底,全市共有信发集团、时风集团、彩虹集团、鲁西化工集团、泉林集团、中冶银河纸业集团6户企业列入全省百强企业;有鲁西化工、东阿阿胶、中通客车、高唐时风等13户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63户企业荣获山东著名商标;有5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8户为省技术中心,有5户博士后工作站;全市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的63户企业都与3至5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一条经验:
“有形手”与“无形手”相得益彰
企业发展是企业和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家积极性和政府积极性的有机结合,是“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只有把两个积极性变为一个积极性,政企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业的发展。
——对工业在领导上重视,实施 “一把手”工程。多年来,党委、政府确定两个“一把手”一个侧重抓工业,对工业发展问题亲自研究发展规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全市形成抓工业的强大氛围。
——对企业发展在舆论上支持,坚持不争论,看准了的坚决支持不动摇。只要企业和产品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竞争力,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使时风集团、信发集团、祥光铜业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发展。
——对企业家在政治上关心、物质上激励,对企业发展在生产要素和环境上支持。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企业家的创业冲动与创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在用地、治安、收费、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了全力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