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11月27日钢市早报——调整

11月27日钢市早报——调整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1月27日 09:20:44 打印

  截至目前,大中型钢企中,沿海沿江钢厂约26家,这些钢厂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约40%。尽管沿海沿江产能已基本达到产业政策的要求,但钢铁业“向沿海转移”远未结束。

  “我国钢铁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依然严重,生产与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依然不平衡。沿海战略还远未达到其效果。”分析师曾节胜表示。

  沿海的吸引力

  “抓住先机向沿海沿江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占据竞争高地的一个重要策略。”曾节胜表示。

  在某种程度上,欧美、日韩钢铁业的发展现状,是中国钢铁业产业布局向沿海转移的一种经验支撑。

  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说:“韩国、日本的大钢铁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地区。从世界范围看,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沿海化、集中化,因为沿海发展的成本低、消耗低,环保、节能。”

  降低运输成本是推动沿海钢铁产业发展的一个直接动力。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这些铁矿石主要依靠海运,而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绝大部分生产能力在内陆,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目前,世界铁矿资源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而2009年1-10月份,中国铁矿石海运量已超过铁矿石总需求量的60%。

  “从宝山港运到邯郸,每吨运输成本约100元。”河北某民营钢铁企业原材料科科长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外,钢铁行业需要计算的成本还包括铁矿石到港卸货后产生的堆储费用。“不同期限的堆存费不一样,平均下来,我们钢厂今年进口约600万吨铁矿石,每吨铁矿石每天的堆存费在0.2元至0.4元之间,算下来,全年光堆存费就近200万元。”

  同时,新产业政策中还特别提到,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将成为山东省钢铁集团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样本。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首钢搬至曹妃甸后,打得最响亮的一个口号。

  王天义向记者介绍了何谓“循环经济”:炼钢产生的废热气可煮海水,形成大批的工业用蒸馏水,余下的浓海水留给碱厂加工成海盐;钢渣煤灰用来制成水泥。“一样都不会浪费。”

  此外,沿海地区还有丰富的新能源,这对于能耗大户钢铁行业也是一个吸引力。

  鞍钢集团董事长张晓刚在11月初的一个行业论坛表示,鞍钢鲅鱼圈就将使用绿色能源,“厂区照明用电采用风力发电,生活用热水采用太阳能供热,并将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部分生活用水”。

  “沿海战略”任务艰巨

  分析师房荣荣表示,尽管我国钢铁产能沿海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但我国钢铁沿海沿江的规模效应并不突出。

  首先,我国钢铁产能向沿海转移时,相关的港口配套措施并不完善。“我国港口规模不大,在海运高峰期,许多船舶无法按时停靠港口,由此产生的滞港费数目很大。”曾节胜说。

  一位钢铁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钢铁企业需求居高不下,进口海外铁矿石量不断提高,致使沿海港口通过能力日益紧张。“以武钢为例,武钢没有自己的中转码头,加上宁波北仑港等中转港口通过能力极其紧张,武钢的进口铁矿石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仅是轮船停泊超时的罚款每年就达1亿多元。”

  此外,我国钢材进出口比例无法突出沿海优势。

  目前,我国钢材受制于产品结构和高端产品少的影响,出口仅占总产量的10%,而且大多数为低端产品。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材出口在30%以上。房荣荣认为,低比重的钢材出口,使得沿海优势减少。

  另一个制约我国钢铁业向沿海转移的重要因素,是占据沿海资源的钢铁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

  例如,宝钢在发展湛江项目时,还承担了一部分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韶关钢铁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湛江项目的建成,将以大半个韶钢作为代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目标设计,广东需要结合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淘汰省内落后炼钢能力1000万吨。因为,这些产能“是地方钢铁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不足”。

  同样,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的理由,也是“日照钢铁的生产技术和其地理优势不符”。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日照钢铁虽然目前盈利能力不错,但从长远来看,属于落后产能,只有通过重组,日照港的沿海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房荣荣还提醒,大规模地兴建沿海沿江产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进一步扩大产能。目前,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被暂停,主要原因就是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上一篇:首届中原经济区(邯郸)钢铁产业发展论坛圆满闭幕

下一篇:必和必拓看高中国需求 或增提价预期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