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晴朗。
纵观昨日全国市场,华北市场仍显弱势,华南市场全面走高,华东市场也出现盘中躁动景象,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总体平稳,部分品种出现一定上调,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88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94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4100元/吨;期钢大幅上扬,螺纹主力1010合约全天上涨110元/吨,收报于4318元/吨。
天气晴好有利于需求放大,加之期钢大涨提振了市场信心,盘中成交总量出现一定放大,午后部分商家尝试拉高报价。
昨日,四平、裕丰、万鑫、石横、水钢、莱钢等6家钢厂调价,有涨有跌,其中,裕丰和万鑫的出厂价格都出现了50元/吨的上调。可以看到,现货价格刚有起色,个别钢厂就已经急于跟进,这无疑又加大了贸易商的成本压力和出货难度。
总结来看,资本市场形势好转,现货市场需求改善,加之商家心态好转,短期内市场存在上涨动力,预计今日主流报价将稳中走高。
5月24日国内主要钢厂建材价格调整信息
建筑钢材:
申特型钢于5月21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200元/吨。
河南济源于5月22日对螺纹钢、圆钢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对高线、盘螺出厂价格下调50元/吨。
中天于5月21日对高线、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200元/吨。
莱钢永锋于5月23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50元/吨。
河北新金于5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下调20元/吨。
河北明顺于5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下调20元/吨。
裕丰于5月24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万鑫于5月21日对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50-70元/吨。
大行借钱推动资金利率飙升
延续两周缓慢上行后,近几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突然急剧上升。原本一直融出资金的几家国有大银行转而开始借钱,成为推动利率快速上涨的“始作俑者”。
昨日银行间回购利率延续上周五的态势继续飙升,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上升7.23个基点至1.7549%,最高成交至2.66%;成交量则较上周五减少911.98亿元,为2329.98亿元。7天和14天回购加权利率分别上涨5.72和11.25个基点至1.8825%和1.9544%。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隔夜Shibor上涨8.37个基点至1.7425%。
与一周前相比,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已上升10~20个基点不等。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紧张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程度正在下降。
自5月10日存款准备金正式上缴以来,资金利率持续上升,自上周下半周起,随着几家国有大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行为变化,这一上涨态势有所加速。
“几家大银行近几天都在借钱。”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部门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推动资金利率迅速爬升。
上周四,一直作为资金融出方的国有大银行突然转变角色,张口向其他机构借钱,原因据称包括分支行走款、上周五3年期央票缴款等。对于一向资金充裕的大银行来说,这实属罕见。
据中国货币网统计,上周国有银行在质押回购市场上净融出资金量一再递减,上周五则出现年内首次净融入资金。昨日这一态势继续延续,国有银行净融入539.73亿元。
除大银行外,原来资金较充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手头也紧张起来。
“我们也没有资金可以融出。”上述交易员说,“资金一直在趋紧,近期紧张程度加剧。”
统计显示,昨日“股份制银行”净融入252.87亿元,上周净融出资金量也呈现连续减少。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农信社等通常缺钱的机构昨日继续净融入资金,但净融入规模呈现减少态势。分析人士称,这反映出资金融入难度上升。
中美异口同声 慎重刺激政策退出
24日早间进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阶段重点讨论了双方对欧债危机的各种认识,并就若干问题表达了一致的看法。
王岐山指出,欧债危机增加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难度,防止危机蔓延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表达了中方的担忧:尽管欧洲债务危机的规模和范围还没有那么严重,但由于欧洲是世界经济总量中最大的一块,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仍将对中国出口的复苏造成影响。
这一表态成为昨日会谈的共识。张晓强会后表示,从总体上看,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又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中美部长们都认为,对于“退出”战略的时机选择一定要很慎重,实施的步骤一定要扎实稳健。
另一个共识是,中美双方均表示,支持欧洲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支持欧洲采取的行动。
矿价一周下跌近20美元/吨 BDI高位整理
虽然季度协议价格看涨,但现货矿价正呈加速下滑局面。
上周本报曾独家报道,力拓已正式公布其二季度协议价,品位63.5%的粉矿离岸价约123美元/吨,三季度还有可能继续上涨。可协议价的上涨预期并未稳定住现货市场的“跌跌不休”。截至昨日,品位63.5%的印矿现货外盘报价已跌至153美元/吨,一周内跌去19美元/吨,跌幅超过10%,速度惊人。
据了解,众多钢厂停止采购是矿价下跌不止的主要原因。根据记者昨日获得的一份唐山地区企业矿石库存资料,目前,唐山地区近半企业已经停止矿石采购,转而消化原料库存。记者统计后显示,该地区钢厂的原料库存平均可供维持21天。也就是说,矿价还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内持续颓势,贸易商对后市依然悲观。国金证券分析师笃慧认为,要钢厂重新补充原料库存,需等到下游需求重新启动、钢价逐步回暖。
鞍钢攀钢整合打造国内最大钢铁集团
5月24日上午,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历时近两年,攀钢与鞍钢的重组方案终于在日前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按照方案,通过国资委层面划拨,双方将联合组建一家新公司,并作为母公司控股攀、鞍两家集团子公司。
无独有偶,二级市场,刚刚“三合一”整合完毕的*ST钒钛与鞍钢股份也在当日开市前被临时停牌。其后不久,H股鞍钢股份则在交易盘中被迫停牌。截至停牌时报收10.4元,涨幅5.8%。
不过,尽管如此,两公司并未披露该重大事项将事关双方此前重组事宜。而据此,攀钢内部某知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因此次重组仅涉及集团层面,对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将暂不做重大调整。而实际控制人也不会发生重大变更。
至此,鞍钢的钢铁业并购大旗也已然调转方向。“此前预期的鞍本整合,将被迫放置到重组攀钢之后了。”前述知情人士如是说。而可以预计的是,经过两轮重组之后,鞍钢集团也将成为国内最大钢铁集团。另一厢,背靠鞍钢,偏居西南的攀钢集团也将得以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