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外贸环境、刺激
钢材出口,国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上调部分
钢材品种出口退税率,其中冷轧、硅钢以及部分合金条杆统一调整至13%。专家分析,此次上调出口退税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
钢材出口颓势。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指出,通常情况下,退税上调虽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提升报价竞争力,对市场起到积极支撑作用,但此次调整方案中普碳
钢材非常有限,所占
钢材出口总量比重有限,况且退税上调无法改变外部需求萎缩这一现实,收效恐不理想,
钢材出口低迷态势难改。
受经济危机影响,目前我国
钢材出口量直线下滑,形势十分严峻。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我国
钢材出口量仅为156万吨,为2005年12月份以来的新低,仅为月度最高值(2008年8月的768万吨)的二成左右,同比降幅高达50%。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钢铁协会对宝钢、鞍钢等28家出口大户的调查显示,28家大户4月
钢材出口拟交货量仅为12.96万吨,我国很有可能在近几个月内成为
钢材净进口国。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称,随着冷轧、硅钢出口退税提高8个百分点,厂商出口报价便可相应下调,以吸引买方采购。但由于我国报价相对较高约610美元/吨,同时部分国家冷卷出口报价优势更为明显,如独联体仅为470美元/吨(FOB黑海),土耳其则为460美元/吨(FOB)。因此,退税率提高8个百分点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冷卷出口比价优势。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鉴于调整品种有限,一些出口比重较大的产品如热卷、中厚板未作调整,同时国际钢铁需求前景因经济下滑而难言乐观,外部贸易环境依旧恶劣,因此收效预期较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
钢材出口将维持低迷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