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多投产4口新井,陆上新井产量同比增加9.3万吨,平均单井日产同比增加1吨多。”胜利油田开发处处长张宗檩说,这一数字同比增加了16%,截至6月底共投产800多口新井。
“新井单井日产增加1吨实属不易。”张宗檩说,目前老油田面临着高含水、采出程度高的问题,总的趋势是新井产量逐年降低。而对新区来讲,油藏品位越来越差,新井产量也在逐年递减。“今年开发的工作重点就是把‘提高两率、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变成现实。”
新井单井产量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抓住源头、过程控制和工艺配套3个方面。开发处副处长束青林介绍说,井位设计做到5个不讨论,即油藏认识不清不讨论、可采储量不增加不讨论、地面工艺不配套不讨论、注采井网不完善不讨论和层系划分不清不讨论。
与此同时,胜利油田强化了工艺配套的适应性和油藏与工艺工程的一体化,关键井、重点井与科研院所一同研究,“把工艺技术应用到极致。”同时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提高了新井质量。
油藏保护成为新井提高产能的有效措施。鲁明公司与钻井工程技术公司泥浆公司合作,优选与地层配伍好的钻井液类型,加强现场监督,使得新井单井产量从过去的2至3吨增加到8吨。
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也加速了新井单井产量的提升。HDCS技术油藏有效动用了埋深1800米、粘度达到16万毫帕秒的深层稠油。埕南91平1井一个周期产量达到5000多吨,日产达到30吨。在西部新区,浅层稠油技术把单井日产量提升到了19吨。
张宗檩认为,一口新井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强化跟踪分析研究,做到成熟一口、审批一口、再打一口。“这样,就增加了对地下剩余油的新认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新井和提高采收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