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企业钢管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产值360亿元。在做大做强钢管制造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在聊城市东外环以东,建设年产500万吨管坯项目。
五、具体措施
(一)强抓机遇,科学规划,打造现代钢管物流基地。
一是统盘考虑整个市场的功能分区及土地资源的节约,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打造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发布、网络平台交易、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市场,使市场内部的各种要素都能充分发挥效益,以市场贸易进一步带动钢管生产。二是依托即将建设的聊泰铁路,规划钢管铁路专用线,减少商户运输费用,降低成本。三是借助市委、市政府将新东外环两侧确定为物流带的东风,继续加大对大东钢管市场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扶持钢管产业的发展,尽快把大东钢管市场打造成现代钢管物流基地。
(二)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很多,人才缺乏问题和资金短缺问题则是其中最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两个制约因素,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实行更为务实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务实性上,人才引进政策要切实考虑到本土企业的情况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切实需要,充实丰富人引进政策。在灵活性上,由于本土企业的特殊情况,企业可以聘请已经退休的高级专家到本企业从事兼职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指导。二是搭建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将是一条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道路,很多本土企业尽管希望能够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但是苦于缺乏合作平台,难以实现这样的合作。政府在促进产学研联合上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搭建合作平台。三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企业创新采取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政策。四是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为进一步推动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步伐,解决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约束,可以考虑设立创新促进基金,对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切实起到解决企业创新资金短缺,促进自主创新的目的。
(三)加强指导服务,创优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修订完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创建、上缴税收等相关政策,明确考核办法,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企业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热情。认真研究、制定出台配套文件,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二是强化要素协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资金、电力、土地、运输等生产要素协调,促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集中。创新银企合作方式,完善银企合作机制,为企业和金融部门构建双向互动平台,努力化解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三是强化协调服务。牢固树立为“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意识,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对接,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服务及时化、高效化,着力营造加快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壮大规模优势,激活发展动力。
一是培育大型企业群。加快培育汇通钢管、中正钢管、中钢联等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企业突出专业,做精主业,增强实力。在装备改造、技术进步、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形成一批10亿元的旗舰型企业。二是壮大亿元企业群。对产值过亿元、投入亿元以上重点钢管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下一步产品开发、项目投入、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目标,促进社会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