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局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8年08月12日 08:24:24 打印
日前,市交通局相继召开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全市交通系统领导干部学习会和全市交通工作座谈会,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并结合交通行业实际,掀起了“建设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交通如何当好开路先锋”的大讨论,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确定全行业以做好“三个服务”为出发点,以办好“十件实事”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为全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提供重要支撑和坚实保障。
近年来,我市交通工作围绕全市总体部署和优化硬软“两个环境”的要求.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交通行业监管,全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基本建立起“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极大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今年执行地震灾区救灾物资、援建人员的紧急运输任务和青岛浒苔清理抢险运输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市交通人员在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战得胜的英勇本色。特别是在战浒苔保奥帆中,被省厅授予“青岛浒苔抢险铁军”称号,并受到省政府有关领导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交通发展的又一黄金机遇期。我市将立足做好“三个服务”,今后三、五年内,将“十件实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进一步做好交通发展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文章,力争全市交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一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办好“四路一枢纽”五件实事,即:泰安至聊城、德州至范县、临清至高唐高速公路和济南至聊城一级公路以及国家级聊城公路运输枢纽项目的前期和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市将形成一个快捷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并且紧密连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各相临城市,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合,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抓好农村交通发展。重点是办好四件实事:抓好县乡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县乡公路的改造升级;抓好农村客运站建设,并实施交通规费征收、农村公路管理、农村客运管理、农村货运管理“四位一体”建设;抓好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客车工作,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车;抓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建立农村公路管养体制,较好解决养护资金问题。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切实抓好运输生产和行业监管。重点是抓好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这一实事,切实提高道路通行保障能力。上半年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782辆,卸货23590吨,车辆超限超载率继续控制在5%以内,全市公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通行效率有较大提高。
交通是聊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强市名城的先头部队.根据交通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市交通部门将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团结,为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驾驭交通科学发展的能力。认真学习领会好我市“两会”精神和市委书记宋远方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同时学好各方面的新知识,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己带头学,班子成员带头学,县级干部带头学,以此进一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深人开展“落实年”活动,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真抓实干的能力和水平。今年市交通部门研究提出了“十抓”的工作指导意见,即:班子建设抓班长;机关建设抓制度;队伍建设抓素质;工程建设抓质量;生产管理抓安全;综合执法抓规范;财务管理抓两线;规费征收抓管理;廉政建设抓监督;文明创建抓载体。同时,不断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努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认真做好上级指示精神与我市交通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某些层面工作在全省都争创一流,有所突破,有些亮点。市交通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全市交通行业的考核,将“十件实事”每项工作都纳入考核,引导全市交通科学发展。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落实,市交通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省市互动.进一步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盯紧盯死盯牢,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强机关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交通干部职工队伍。局机关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市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该局制定完善机关规章制度,目的是逐步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力求局机关戒绝克服理论学习不刻苦,接受新知识、新业务能力差,不联系工作实际的现象,形成加强学习,勤奋钻研,不断丰富武装自己的风气;克服工作只布置、不检查、不落实的现象.形成交通系统上下狠抓工作落实的风气。 (记者 孟凡磊 通讯员 田身泉 曹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