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企进入“低叹”时代

钢企进入“低叹”时代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21日 14:32:50 打印

导读: 现在钢铁生意真的不是太好做了,一方面是,粗钢产量居高不下,钢厂硬着头皮还无限量的生产,而实际需求非常疲软,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铁矿石、钢坯等原材料成本高企,吞噬钢厂的利润空间。

  微利时期的中国钢铁企业似乎又被施了“低叹”魔法。

  “低”即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日渐低下;“叹”是哀叹“高成本、高库存、高产能、低需求”的中国钢铁业现状与政府频出的工业限电及货币紧缩新政。

  铁腕限电新政落地

  日前坊间疯传的提早陷入电荒风波刚刚有些旗偃鼓息,步入七月真正的限电新政却悄然落地。

  无锡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凯翔,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证实,“已正式接到地方政府通知,将于今年7月至10月份实施部分生产限电,缓解夏季用电高峰期供电紧张。”

  本报记者连日在杭州、无锡、常州、江阴实地采访中发现,包括沙钢在内的多数钢企或多或少都有生产线停产检修情况。

  “此轮限电政策有些认真。”不仅是政府力度比以往坚决,当前钢铁生产企业也很认真。

  “好一段时间钢厂都吃不饱饭了”,坐落于常州的中天钢铁集团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说,由于市场价格倒挂,拉货的人越来越少,钢厂硬着头皮加足马力生产也没啥意思。

  其实在5月中旬工信部便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限制产能过剩行业用电需求。但现在看来收效甚微。

  数月来,明明没有需求却都在无限量的生产,“量实在太大了”。上述工作人员禁不住感叹,应该控制一下了。

  郑凯翔据限电要求估算,未来三个月整个华东地区将会有20%~30%的产能削减。这恰恰符合当前供过于求的钢铁业现状。

  业内不乏疑问,究竟是因限电而停产,还是因检修而停产?事实上,更多的钢铁企业将限电停产与停产检修有意的安排在了一起。为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节约经营成本。

  尤其对于中小民营钢企,促使这一潜规则存在的也有资金紧张原因。

  资金流动空前紧缩

  除受传统的进口铁矿石、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等成本推高影响外,钢铁业陷入举步维艰,更大一部分也受制于当前融资收紧政策影响。

  “话说不怕加息,就怕提高准备金率。”从郑凯翔的观点来看,货币政策收紧对钢厂影响历来不大,但对经销商影响很大,转而间接制约钢厂。

  “作为民营钢企很少能得到地方银行的贷款。”江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螺线生产企业老板对本报记者苦诉道,我们本来都是拿钢铁流通商的钱做生产资金周转,现在信贷日趋紧缩,流通商没钱打来,也间接影响到了钢厂资金流的运转。

  迄今为止,钢铁业融资成本仍面临着进一步上升的压力。截至目前,央行已在年内实现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分析师王国平援引数据分析,钢铁流通商(资金密集型企业)在资金紧张时的“蓄水池”容量也将缩小,即通过社会库存的变得来减少中间需求或放大中间供给。

  据悉,去年6月至今央行提准冻结的3.34万亿相当于五月底本外币存款余额的4.27%,对应贸易商可贷资金缩减2.1%~3%。

  王国平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钢铁企业通过借款取得的资金大量萎缩,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明显负增长;而国内为数众多的中小钢厂情况只会更严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在4月份就开始恶化。”

  与此同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在全面上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升破7%,7天和14天品种突破8%。上海市场的钢材贸易贴现率也在半月内迅速上升至高位。

  的最新监测数据表明,7月7日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月贴现利率为7.19‰,较6月21日的6.91‰上升4.05%,已是2008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显然,无论市场面还是基本面均缺乏利好。王国平分析,“综合来看,行业最坏时刻已经到来,并可能维持一段时间,钢价在短期内也难有大的起色。”

  钢企“增产不增效”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6月下旬76家重点企业粗钢产量为1692.31万吨,日均产量为169.23万吨。

  尽管本旬有三家企业未报产量,但较上一旬依旧明显增产3.21%。

  据分析师估算,本旬全国生产粗钢2018.05万吨,日均产量为201.8万吨,较上一旬增产3.20%,首次突破了200万吨。

  分析师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部分钢厂为应对三季度的用电高峰,将原计划6月份进行的检修推迟到7、8月份进行,在一定程度刺激了6月份产能的加快释放。这无形中再次加剧了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中钢协日前同样在公开场合承认,目前钢铁业“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而现在选择停产检修,一方面是钢企为了迎合限电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真正意识了“增产不增效”的现实。

  据统计,今年1~5个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有接近2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行业效益却在下降。这种增产不增效的状况不光让在建工程完工潜在新增产能只能加大供过于求的压力,更是导致钢铁行业的单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的根源。

  “这两年钢厂的盈利都被上游拿走了。”中天钢铁集团的内部工作人员形象的打比方说:“如果对于流通商来说,钢厂是老大,那么对于钢厂来说,上游国际矿商就是大哥大。”

  可见钢厂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一轮风浪下来,原本大船可以顶住,现在看来无一能够抵挡。”

  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统计的80家钢企利润仅为428亿元。这意味着产品销售利润率只有2.9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7%,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朱力明为此发布预测,受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走低影响,钢铁企业的6、7 月份的利润空间仍有进一步被压缩的可能。

      本网视点:现在钢铁生意真的不是太好做了,一方面是,粗钢产量居高不下,钢厂硬着头皮还无限量的生产,而实际需求非常疲软,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铁矿石、钢坯等原材料成本高企,吞噬钢厂的利润空间。

  5月份,工信部下发通知,对高耗能产业限电,但是,6月份粗钢产量依旧居高不行,钢厂生产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可以看出,限电用钢铁市场的影响并没有太大。而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再次袭来,并且,给人的感觉是“相当认真”,这能否能改善目前钢铁产量供大于求的情况呢?还需要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动“真格”,和地方政府的落实情况了。钢铁业“低叹”一下未必不是好事,毕竟,钢铁业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同时,也给大家反省深思的时间。反省之后,踏上理性的道路平缓的行驶。

上一篇:兼并重组“松绑” 河北钢铁集团领衔本省钢企整合

下一篇:钢价反弹行情还能走多远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