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胆怯:逃离钢贸行业

胆怯:逃离钢贸行业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陶子 2010年09月13日 09:25:16 打印

导读: “我觉得钢铁的真实需求并不足。钢贸企业从银行借来的都是短期贷款,但放出去的高利贷相对期限较长,且以投向房地产为主。这个行业正在快速积累巨大的金融风险。”王莘这样描述心中的恐惧。

  在上海某钢材贸易企业担任了两年财务负责人的王莘(化名)决定离开钢贸行业,他退出的原因是“胆怯”。

  “主要有两方面担心,一是职业风险。钢贸行业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能维持多久?我所在的企业又能维持多久?二是法律风险。一旦企业的骗贷行为被发现,我作为财务负责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王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骗贷”,可以说是钢贸企业的一个通病。

  上海大约有12100家钢材贸易企业,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钢贸企业集聚地之一。上海的钢贸圈子有一大特点:相当一部分钢贸企业主是福建人。早些年,村里的一个人到上海“倒卖”钢材站稳脚跟之后,亲朋好友往往就以此为据点,蜂拥而至从事同样的钢贸生意。一来二去,福建人在上海钢贸圈子里至少占到了三分之一。

  这为钢贸行业开展企业联保贷款提供了天然条件。实际上,上海的钢贸行业是最早开展企业联保贷款的。王莘曾经在担保公司供职四年,亲历了这样的“灰色金融”交易。他举了个例子,A、B、C、D、E五家钢贸企业组成联保体,各获得贷款200万元,贷款总额共计1000万元,则每家企业承担的贷款责任均为1000万元。如果A到期无法归还贷款200万元,则B、C、D、E必须共同替A归还200万元的贷款本金及利息。

  王莘看到的联保真相并不乐观。曾有一钢贸企业主虚假设立多家空壳公司,参与不同的联保体向不同银行贷款。而联保企业主都是老乡,即便知道实情,也不会向银行举报。这种做法不仅使联保贷款的风险没法降低,相反还会使风险快速传导。

  仓单质押是钢贸企业获得流动贷款的主要手段,涉及到仓储企业、货主和银行三方利益。一般是仓储企业对货物进行确认并开立专用仓单,货主将仓单质押给银行进行贷款。王莘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相互把库存钢材转借,串通仓储企业蒙蔽银行以帮助同行向银行贷款的情况屡见不鲜,“抵押到最后甚至根本没法知道货物究竟是谁的了。”

  “还有人为钢贸企业提供虚增销售额等一条龙服务。可以说‘骗贷’问题多年来一直伴随着钢贸企业的发展。”王莘介绍。

  但让王莘真正下决心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是,钢贸企业的大量资金,包括银行的信贷资金并没有用在钢材贸易上,而是以月息2.5%,即年息30%以上借出,放高利贷,而借款方又以房地产企业居多。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钢贸企业大量囤货以及5月份以来钢材现货价格下调,让钢贸行业危机重重。

  钢材贸易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也只能算小规模。同时,这个行业融资杠杆率很高,钢贸企业仓单的贷款抵押率介于70%至80%之间。因此,沉淀在这个行业的信贷资金不在少数。

  但是,钢贸行业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不足2%。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钢贸企业都把资金投向了利润更高的地方——民间借贷。

  此外,由铁矿石涨价引发的钢材贸易商囤钢潮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在这波囤货潮中,流动性贷款、钢材仓单质押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融资、民间借贷,均成为钢材贸易商肆意放大资金杠杆倍数、豪赌钢材提价的囤钢融资路径。一些自有资金仅5000万元的小型贸易商竟能囤积价值在三、四亿元的钢材

  然而,5月以来,国内钢铁市场出现了现货价格与出厂价格倒挂现象,很多企业通过“补贴”经销商的方式死扛钢价。而进入6月,宝钢率先大幅度下调钢价,随后鞍钢、武钢等企业跟风下调。有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三季度钢铁业很可能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情况,未来行业景气度下降已成事实。

  “我觉得钢铁的真实需求并不足。钢贸企业从银行借来的都是短期贷款,但放出去的高利贷相对期限较长,且以投向房地产为主。这个行业正在快速积累巨大的金融风险。”王莘这样描述心中的恐惧。

上一篇:河北省限电限产动“真功夫”

下一篇:库存减少,需求预期放量,钢价上涨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