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2011年钢贸江湖众生相

2011年钢贸江湖众生相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26日 10:38:49 打印

导读: 钢贸企业和钢厂的关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钢贸企业与钢厂关系的层面上,钢贸商的类型现在大体上可分为不离不弃型、若即若离型和决断如流型。

  (一)调整转型

  如今很多钢贸企业都在调整和转型,我们把已经或准备进行经营调整的钢贸企业,分类为神来之笔型、浅尝辄止型、朝三暮四型、孤注一掷型和投石问路型。

  神来之笔型。这类属于企业调整成功的集大成者。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目标清晰、计划周全,执行力强。在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前后,这些企业就对发展目标、定位进行了调整,而且无论是向产业链两头延伸还是跨行业发展,都是立足本行不动摇,并将本行业熟知的管理经验用于经营调整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业绩。这一类型的钢贸企业,有的成为大型用钢企业的特约经销商,为经营对口钢材品种铺设了下游渠道,特别是优特钢销售渠道;有的成为钢厂的股东,企业经营的资源有了保障;有的增添仓库运输,在降低物流成本上做足文章;有的在钢材深加工方面另辟蹊径,或把线材拉成丝制作新型复合材料的原料,或为用钢企业提供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有的跨行进入房地产、酒市、茶庄、传媒、餐饮业、商务电子、文化娱乐……并在新的领域里已经或正在收获预期的成果。

  与神来之笔型相反的,则又可分为朝三暮四型和孤注一掷型。

  浅尝辄止型。这类钢贸企业尝试过经营调整,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就收手了,如今又回到要不要调整、如何选择调整的十字路口。据笔者所知道的一些情况,有的企业看到近年来玉石生意火暴,经过朋友介绍就一头扎了进去。殊不知隔行似隔山一般,缺少渠道和方法,最终耐不住寂寞又把货盘给了人家,全身而退。好在玉石价格还在一路上扬,账面上看起来没有亏损,但加上人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还是交了一笔学费。有的看到餐饮业回笼资金快,也跻身进去搞了家饭店,由于不善经营,也以亏损告终。他们的教训是,不能轻率地去做自己不熟知的行当,即便去做,一定要找到可靠又可信的合作伙伴。或者以入股的方式进入一些行业,无须花费太大的精力,反倒能有所收益。然而,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只能在有机缘巧合时进入,缺乏普遍意义。

  朝三暮四型。这与浅尝辄止型有所相同又不类同,浅尝辄止型在经营上不顺手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到问题症结后,一旦发现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收手了。而朝三暮四型在铺摊子后,无论亏赢总是对后市充满幻想,而且不断地为新的想法铺设新的摊子。可是,每铺一个新摊子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缺少计划,也不作可行性市场调查,只是老板意志的表现——看到某个行业赢利率高,就不假思索地拍板跻身进去。到头来,摊子越铺越多,只有投入而无产出或少产出。有时,又会碰到困难就收掉一些亏损大的摊子。表面看起来,这些钢贸老板似乎有船小调头快的优势,善于止损。实际上,这里亏一点、那里损一些,数年加起来的总数也会让人吓一跳,亏损累累。

  孤注一掷型。这类企业往往是想法太多,且只想到好的方面而不设防范风险的底线。在实际运作中,又沿袭以往赌行情的恶习,不靠智慧靠运气赚钱。赢钱时,到处乱花钱,忘却了企业家的根本所在。头脑发热时,又会把身价性命当做赌注押出去。当输得不能自拔时,不是轻生就是沦落为阶下囚。

  投石问路型。这类钢贸企业在经营压力下有了调整的冲动,但不知道从何入手,正在不断试探和摸索。

  (二)厂商关系

  钢贸企业和钢厂的关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钢贸企业与钢厂关系的层面上,钢贸商的类型现在大体上可分为不离不弃型、若即若离型和决断如流型。

  不离不弃型。也可称为坚如磐石型。有家钢贸企业平常的日交易量在1300吨左右,最近以来销售伴随钢价跌势呈现萎缩,日销售量回落到800吨左右。这家企业的老总分析了整个市场行情,清醒地认识到:在众多商家少有生意可做的当下,自己的企业还能保持百分之六十多的销量,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为需求还是有的,只不过不是那么的旺盛,需要钢贸商以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客户;二为原来企业投入建设的销售渠道是有效的,应在维护好原有渠道基础上,利用低迷行情之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为此,除了合理安排全体员工的工作外,老板和老板娘也亲自出动,忙于拓宽业务。虽然奏效有待时日,但鼓舞了士气,为日后做强图大打下了基础。类似这样的企业老板,既看到市场有需求,又有销售渠道作支撑,就有了希望钢厂加大支持力度的需求。这些企业冒着高库存的风险,坚持执行与钢厂订立的合同。在钢厂运行中出了一些问题时,也愿意真心相助。

  若即若离型。这一类钢贸商认识到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钢厂的支持,但在销售低迷的压力下,不得不作出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种种做法,出现了与钢厂若即若离的情况。在自身企业高库存时,就不让钢厂发已订的货。钢厂销售人员上门了解销售情况,就乘机对钢厂提出各种销售的要求。有优惠政策的就干,没有优惠政策的就少干或不干。众多钢贸企业根深蒂固地认为:钢老大朝南坐习惯了,行情不好时才想到钢贸商。你要我帮着销售不是不可以,但一定得有确保我不亏损的优惠政策,否则我就不干。有这样想法的钢贸企业不在少数,有的钢厂因为库存过高到危及正常运作时,无奈作出心疼的牺牲,暂且答应了种种不合常规的优惠政策。由于这样的合作是建立在非常规基础上的,以往的实践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是极不牢靠的。只要行情略有转机,厂商合作立马变调,双方又要寻找新的合作基点。到时候,厂商两方都会抱怨对方。钢厂认为,钢贸商趁人之危“打秋风”。钢贸商认为,钢厂答应的优惠政策没有兑现到位,十补九不足。因为这样合作起始点建立在自身利益之上的,双方都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很难长期地维持下去,分分合合成了厂商两者关系的常态。

  决断如流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发掘了钢材市场的潜能,进而又改变了整个钢市的经营环境,钢贸商进货渠道呈现多样化,除了能依然直接向钢厂订货外,还能在网上市场实施采购。有为数不多的钢贸商在与钢厂长期合作中积累了太多的宿怨,终于在钢材电子商务中找到了发泄的机缘,断然决定不从钢厂进货。当然,这样的决定也是由客观的市场环境决定的。近年来,钢材价格长期倒挂,使大多数钢贸商冒着风险向钢厂订货。在后市不断上涨时,钢贸商通过时间差还能赚到一点钱;当出现今年下半年这样跌跌不休的行情,进的货越多就亏得越大。这一类型钢贸商看到这样的风险后,便毅然决然地不再从钢厂进货,而是结合销售实际情况,单一地从网上市场上采购。在确保赢利或规避风险时,也会在网上市场出货……

  (三)经营手段

  从经营层面上进行细分,现在的钢贸企业大致可分为随波逐流型、得过且过型、侍机而动型和服务创新型。

  随波逐流型。在一个趋向成熟的市场里,由于法规有效地落实到位,对经营者起到一定约束力,假冒伪劣商品会逐渐地淡出市场。在本轮行业景气指数低谷中,不少钢贸企业趁中西部开发之际到异地谋求发展,这本来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可是,个别钢贸企业利用当地市场机制不完善,居然随波逐流,为了追逐暴利勾结不法厂家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钢材。据说,在某地假冒伪劣钢材还搞得“购销两旺”。与此相反,一些经营四级螺纹钢的企业,却在抱怨生意不好做。有家钢贸企业有近两万吨四级螺纹钢库存,押下了一亿多元资金,在资金紧缩的当下怎能不叫苦连天。中国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假冒伪劣钢材只发现在仓库或建筑工地上,即或出现“楼脆脆”或大桥路段非正常倒塌事故,问题总是出在估计不足的设计上,而“供销两旺”假冒伪劣钢材却如似人间蒸发了。或许假冒伪劣钢材牵扯到较多利益主体的关系,导致有关法规执行乏力,类似“楼脆脆”问题都会在大化小、小化了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掩埋。或许因为生活中有那么些遗憾,所以市场上假冒伪劣钢材屡禁不绝,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里的“供销两旺”。在这样的时间段里,有个别钢贸企业就忘却了职业道德,随波逐流大捞不义之财。

  得过且过型。在业内面临“大生意大亏、小生意小亏、不做生意还是亏”的窘境中,不少钢贸企业抱着“有生意就做,没生意也无所谓”的态度,努力控制企业资金链运作的节奏。尽可能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实施收缩策略,取消不产生赢利的点,加强成本核算,希望企业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安全渡过低谷期。在他们看来,钢市行情有高有低很正常,一年只要抓住一、两波就足够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就少做或不做,等到行情来了再抓紧机会多做一点。这一类型中,有高库存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低库存的就活得相当休闲。

  伺机而动型。这一类钢贸商和得过且过型加起来,占行业的极大多数,基本想法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心眼,看准机会做一点生意。这样的生意无论大小也不论行当,只要能赚到钱都会设法干上一番。其中也包括把暂时不用的钱放贷出去,拉一些利差。用他们的话来说,赚一点小钱糊口。还有一些钢贸商到全国各地走一回,名义上是“游山玩水”,实际上去抓商机。近年来,上海钢贸商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钢材市场,就是如此这般“走”出来的。

  服务创新型。这是少数的行业龙头企业所为。他们立足钢铁产业链高度,在做精做深本业的同时,站在第三方立场上考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服务为先导解决这些问题,赢得对所有交易方都有利的结果。有的网上市场设法完善进货方的融资平台、试探延期交易方法、择期交易、与众多现货市场和专业钢材仓库实施对接等;有的现货市场探索市场内部网上交易、与众多钢贸市场试行连锁经营、搞产业联盟、健全加工物流设施等;有的钢贸商在走出上海到长三角、中西部兴办钢材市场或设置分公司,有的在销售相关钢材品种时实行会员制,有的在深加工方面独树一帜……这类钢贸商有一个共同点,在产业链上寻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立足点后,以不断服务创新精神做深做精本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笔者还需说明一点,对钢贸商如此这般归类并不十分科学,只是反映了钢贸商在低谷期的概况。事实上,有众多钢贸企业兼有数个类型的特征,无须对号入座。

上一篇:2012年钢材市场何去何从

下一篇:2011年钢铁物流行业十大事件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