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9时,中通汽车工业集团厂区内马达轰鸣,150辆刚刚走下流水线的专用自卸车启程驶向天津港,乘船出海发往尼日利亚。专程前来送行的省经信委对外合作协会秘书长马秀东说:“这是全省专用车单批出口非洲数量最多的一次,标志着山东产品冲破了欧美国家垄断,在开拓非洲市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全省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标本意义。”
经济危机的汹涌波涛中,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中通汽车工业集团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这家企业逆势而上,将目光紧紧盯住了海外市场的起伏,一直在着力捕捉发展的新机遇。幅员广阔的非洲大地,专用车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国产车很少能够进入。2009年8月份以来,这家企业先后两次派员赴西非国家尼日利亚考察。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石油产出国,也是人口第一大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专用车供不应求,而专用车是中通汽车工业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具有优势产业资源。该企业决定,将进军非洲市场的突破口选在尼日利亚。在和尼日利亚李氏机构的多次高层互访和磋商中,中通汽车工业集团的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协作意识深深打动了李氏机构,李氏机构决定一次采购150辆专用车。
面对来之不易的订单,中通汽车工业集团在车辆的生产制造上精益求精。尼日利亚的道路状况差,提高车辆的耐用性是首要问题。这家企业在生产工艺、承载系统、液压系统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多项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中。选择了更加耐用的材料,车身采用加强型结构,各部件使用名优品牌的总成。集团副总经理尹凡昌介绍说:“这样一来,专用车的耐用程度提高30%以上。”
这家企业把海外市场的新突破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契机,由原来的单一贸易型出口逐步转化为在非洲合作建立分厂和4S店,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开展专用车产品合作组装及深度制造,同时通过专门的服务团队强化服务、定期回访。在此基础上,升级产品技术,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让更多“中国制造”奔驰在非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