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济钢:微利中的生存之道

济钢:微利中的生存之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薇薇 2012年01月30日 09:34:31 打印

  在钢铁行业的寒冬里,济钢也和兄弟钢铁企业一样经受着寒冷的考验。如何增强御寒能力,如何生存得好一点,如何在微利中保持盈利,济钢推行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经营之道。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济钢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济钢曾是精准管理的全国典型,在当下应对严峻的挑战中,内功扎实的济钢人,演绎了精准的新精彩,展现了发展的新活力。

  把毛巾拧干再拧干

  “降本增效”看似老生常谈的几个字,凝聚的是济钢上下非比寻常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实现目标的杀手锏。

  “炼焦配煤结构的历史性突破,可是铁前系统降本一大新亮点。仅此一项降成本2500多万元。”炼铁厂的高贤成厂长欣慰地对记者说。而炼焦备煤技术攻关小组的带头人常宇和他的6名小组成员为此付出了超常努力,在几个月的攻关试验里,常常每天工作达12个多小时。4月份实现了国内优质煤完全替代进口煤;9月份实现了高硫煤代替优质煤,配比增加到28.8%,成为历史性突破;实现了气肥煤代替肥煤,配比由年初平均不足2.5%提高到20%,在同行业中属首创。由此他们这个团队入选济钢2011年“责任之星”团队。

  “低质煤配比炼焦、低品位矿、低焦比”“三低”炼铁技术工艺的突破和日臻成熟,为高炉带来了一场大变革。

  正如济钢董事长毕志超在2012年1月12日召开的16届4次职代会上所说:“我们的低价配煤技术的重大突破,经济料配比由小高炉向大高炉的成功推广复制,为生铁成本达到或接近行业平均成本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仅仅是济钢降本增效大战役中的一个结构成本战役而已。济钢打的是降低采购成本、结构成本、系统成本、管理成本几大战役,创新的招数频出。

  阳光采购全面推广,对人民币现货进口矿实施公开招标采购,在备品备件、材料采购中推行“公开招标+反拍卖法”、无忧化供应等,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

  降低系统成本,钢轧系统通过采取优化工艺、改善性能、降低消耗、合金替代等措施,炼钢吨钢降本突破90元关口,3个转炉区域全年降低合金成本1亿多元;热轧工序成本逼近同行业最低水平。

  加强财务、资产管理,降低管理费用,各单位管理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保持了现金流运转顺畅。资产负债率不断降低,2011年降低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占用降低45亿元,降幅达26%。

  如此一来,成本大幅度降低,2011年降低率达到3.34%,创近年来最好水平。面对不容乐观的2012年,董事长毕志超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发扬“把干毛巾拧出水来”的精神,加大降成本力度,挤出生产、管理领域中的“水分”,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向“高端产品+优质服务”要效益

  经过一年多投产磨合运行的4300宽厚板产线,无疑成为济钢新的“希望工程”,先进的工艺装备成为生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主力军。然而,激烈的外部竞争加上远未进入良好竞技状态的现状,又使这条产线面临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为发挥出这条新产线的优势,2011年底,公司把210吨转炉和4300钢轧线进行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宽厚板厂。

  济钢总经理蔡漳平说:“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济钢的转型发展必须致力于寻求新的增长点。我们必须致力于开发高端制造业市场;致力于靠质量提升产品的价值创造力;致力于发挥工艺装备优势,开发性价比优异的新产品……”作为宽厚板厂,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现任宽厚板厂技术科科长的宋国栋,眼下正带领他的技术团队投身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精炼、连铸、精轧、快冷、热处理、复合制坯六大关键工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以提高生产高端产品的保障能力。二是成立钢坯裂纹攻关、提高水冷钢板性能均匀性攻关、提高厚规格钢板探伤合格率攻关等产线攻关团队,系统解决质量问题。三是成立应用技术研究所,加强与市场的对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济钢大力推行“产品+服务”营销模式以及产销研一体化运行模式,成立了用户应用技术中心,建立两级研发机制,核电用钢、无取向硅钢、9Ni钢、高强耐磨钢等50余项高等级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而4300产线成为试制和生产这些产品的主战场。前几天,用户应用技术中心厚板市场部的工程师赵勇协同宽厚板厂及其它部门的同志,赶赴浙江舟山、江苏南通、青岛、烟台等地,进行核电、管线、风电、海工、高强等钢种的市场开拓,拿到了几千吨的订单,吨板利润都在400元以上。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等待着他们,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开拓,4300产线已经具备了生产高端产品的基础,多数产品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为澳大利亚贝斯公司生产了首批300吨高强耐磨钢板,售价是常规产品的2.5倍,“万元钢”实现零突破;管线钢、高强钢成为该产线主打产品,高强钢全年生产比例达到15%以上;极限规格产品不断拓展,实现了6毫米薄规格、220毫米厚规格和4.1米宽规格钢板轧制……所有这一切都为他?迎接新挑战增添了信心。

  “要充分发挥技术、服务、市场紧密结合的先天职责优势,通过细节的突破做好差异化供应,努力提升用户的合作愿望。要借助山东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机遇,抢占海洋用钢的市场制高点,围绕市场需求的适用性,提高产品档次,重塑济钢中厚板品牌优势。”董事长毕志超充满信心。

  怀揣着希望和对工作的热忱,他们对2012年开拓高端产品进行了规划。

  “高等级产品比例每季度以10%的速度增长,一季度达到30%,二季度40%,三季度50%,四季度60%。产品总改判率控制在1.8%以下。最终实现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4300产线盈利。”宋国栋劲头十足地说。

  因为有2011年一级研发产品达到21.8万吨、创毛利总额4800多万元的实力作为铺垫,实现新目标大有希望。

上一篇:山钢集团布局建设世界一流钢铁强企

下一篇:本周建材预报(1.29-2.4)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