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古运河畔二百多年的山陕会馆,是清代晋商在聊城经商达到鼎盛的历史见证,曾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美誉的聊城是晋商的乐土。如今,当代晋商一行20余人,借“2010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的平台再次来到聊城,欲踏着祖人的足迹在聊城寻觅商机。6月22日,当他们参观聊城经济开发区的落地项目后表示,好好准备,来聊城开拓当代晋商的一片天地。
赵淑芊:
动员晋商来聊城投资
赵淑芊,山西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随和,言谈中充满睿智。赵淑芊说,山西人祖上就与聊城有着不解之缘。得益于交通动脉古运河,古代山西的商人曾齐聚聊城投资兴业,开创自己辉煌的事业。留在聊城山陕会馆有关巨商富贾的点点滴滴也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古代晋商后人的他们,头脑中尽管已没有聊城的影子,如今来到聊城实地查看后却感触颇多,聊城尤其是经济开发区的经济让他们刮目相看。在聊城经济开发区,本地企业生机勃勃,外地企业灿若星河,而晋商企业却难觅踪迹。因此,此次尽管他们没有急需的项目需要在聊城“落地”,但回去后会好好介绍聊城的投资环境,动员山西的企业家来聊城寻找商机。同时,他们邀请聊城企业家到山西寻求合作。
王生忠:
开发区投资环境不错
王生忠,大同市浩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省工商联执委、大同市政协委员、大同市工商联副主席、大同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平头,睿智中透露出精干,这就是王生忠给人的印象。大同浩海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成立,在几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单一的煤炭企业,发展成一个跨行业、跨区域、多元化的实体,资产近3亿元。
王生忠说,他刚刚来到聊城时,感觉这座城市的经济普普通通,不过,看到聊城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时,他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扑面而来。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很多,有韩国的、美国的,还有香港的,仅钢管企业就聚集了400余家,若没有好的投资环境,这些企业是不会在这里落户成长的,也不会呈现出这么红火的场景。如果有合适的项目,他们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来投资、合作。
毕伟:
考虑特色酒店的投资
毕伟,宁夏金龙集团山西省相关负责人。毕伟说,他老家在胶东,所以他对“2010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非常感兴趣。通过了解,他发现聊城是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江北水城。这座城市旅游产业也在迅猛发展中。这一点与金龙集团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方向比较吻合。宁夏金龙集团是一家以工程建筑起家的企业,随着多年的发展,他们确定今后的投资方向是酒店和房地产行业。
来聊之前,金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金虎特意嘱托毕伟留意一下聊城的酒店行业。看了聊城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后,毕伟信心大增。他说,投资酒店不一定非要五星级不可,关键要有特色。他回去与老总商议后,可能还会来聊城考察。如果合适,他们将在酒店、房地产方面向聊城投资。(记者 陈金路)
■相关新闻
聊城经济开发区
7个项目引客商
本报讯 6月22日,“2010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聊城经济开发区合作恳谈会上,开发区公布了7个招商合作项目。同时,现场签订了3个合作投资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聊城经济开发区确定的7个重点发展方向的项目是,铝合金板、带、箔生产项目;铝合金轮毂项目;超高压电缆项目;铜制品深加工项目;客车底盘生产项目;LED灯具生产项目;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层析提纯装备生产项目。
在恳谈会现场,山东聊城国力机械有限公司与北京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现场签订了塑料新材料合作协议。另外,金属材料加工项目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两个合作协议也同时签订。
(记者 陈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