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由马钢重机公司为德国西马克公司承接的美国(TKS)公司制造二片重达218吨、217吨特大型粗轧机机架开始装船启运,向上海黄浦江码头进发。不日,远涉重洋,运抵该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造的钢铁基地进行设备组装。这是马钢重机公司与欧美联手加强战略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自主制造高端设备交出的一份出色的答卷。
西马克公司:马钢制造我信赖
去年8月,马钢经贸代表团在访问德国西马克公司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马钢经贸代表即将结束访问时,西马克公司拿出一份合同,希望与马钢签约。当马钢看到是该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制造二片特大型薄板粗轧机机架合同计划时,面带微笑,婉言拒绝,令西马克公司疑惑不解。随行的马钢重机公司人员十分坦率地说,制造大型冷、热轧薄板机架,马钢有能力、有把握。但将要制造这组特大型机架,设计标准是世界上最新最高的,工期十分紧迫,只能十分抱歉了。听完后,西马克代表显得十分无奈。
去年秋天,西马克公司总裁专门造访马钢,其出访的一个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马钢重机承接这项制造。在与马钢股份公司董事长顾建国会见时,西马克总裁说,我们对全球市场的重型设备制造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我们始终认为马钢制造我最信赖,并恳请顾董事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这次合作。顾建国幽默地说,我和他们商量一下,不过我想他们会给你们面子的。西马克一行听后,个个露出欣慰的笑容。
马钢重机:排除万难塑品牌
厚如木箱的特大型粗轧机机架制造图纸摆在了马钢重机面前。对他们来说,这又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
果然如此!在消化图纸、了解要求、标准过程中,他们发现有许多从未遇到的难题。300多个螺丝孔的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不得有一丝偏差,拧上去的瞬间必须无缝咬合,这比以往加工任何机架苛刻得多。加工庞大的机架公差要求也十分讲究。由于南方昼夜温差大,温度每上升一摄氏度,工件在1米长的范围内就变化,再加之工件要求已超过机床的精度,控制好公差难上加难。还有碰到雨天,地下水位的变化使机床受力产生变化,对精确加工十分不利。一系列的巨大压力,压得他们气都有些喘不上来。
为排除一切困难,不辜负西马克公司对自己的信任,马钢重机编制了一整套长达40多页的工艺和操作规程,并逐条与外方专家进行讨论、论证,同时采用数字模拟软件,在计算机上做好应力场、温度场分析,确保工件内部组织符合要求。为确保每一名操作手业务精湛、技术过硬,他们分专业、分工种进行了系统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
一切准备充分后,马钢重机开始了征战。铸造毛坯时,利用计算机模拟钢水凝固、收缩至关重要。为从工艺上进行保证,他们精心控制化学成份、浇铸温度、造型尺寸,确保浇铸参数完全与工艺要求吻合。
在加工过程中,马钢重机处处小心、谨慎,切削工件时往往先切一刀,确认水平、精整度无异常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偏差,他们立即调整工艺,进行工艺补偿。这种反反复复的精确控制和细节处理,几乎每天如此。经过长达一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攻关和从严要求,马钢完美制造了这二片超大型粗轧机机架。
外方专家:验审如艺术品那样精致
特大型工件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外方专家都亲自严格检查,每一个加工尺寸、精度都以德国技术标准衡量。为了防止疏忽,外方专家常常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也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也是常有的事。
工件的实体检查、焊缝均匀、焊肉饱满、焊接无砂眼,是外方专家要求最高、检查最仔细的一环,验审如艺术品那样精致。外方专家要求参与焊接的人员必须按欧盟标准,具备TUV上岗证。马钢重机积极配合外方专家,组织专业焊接人员进行封闭培训。最后选调12名理论学习扎实、技术研究比较透彻的专业人员报考TUV,结果11人拿到上岗证。他们获准上岗后,外方专家仍放心不下,在他们每一个人焊接的部位,外方专家都要将上岗证与焊接部位一同拍照记录下来,一是防止没有上岗证的人冒名顶替,二是一旦出了问题,立马对号入座进行追究。
外方专家顶真真得是不打一点折扣。在焊接工件时,按照德国焊接技术标准,焊接温度控制在180摄氏度——300摄氏度。为了保证工件焊接始终处于内控状态,马钢重机将温度控制在200摄氏度——250摄氏度,高于外方的标准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次焊接温度达到251摄氏度,仅超高一摄氏度,外方专家却立即要求停止焊接,令马钢重机十分费解。但外方专家振振有词,他们说既然你们高标准,就得严要求。通过此事,马钢重机技术人员深刻领悟执行标准的严肃性。
外方专家对轧机机架探伤和螺丝孔的检查也是滴水不漏。以往一个机架探伤最多一天就可完成,螺丝孔只是抽查。但此次,外方专家整整用了4天反复探伤机架,300多个螺丝孔逐一检查,并用最高等级的螺纹塞规方式,检查螺丝孔的精度。最终检查的结果令外方专家叹为观止。
严中求细,严中求真,严中求精,严中求好,使马钢重机加工的超大型工件所有环节全部达到或超过外方要求。当特大型工件装船启运时,西马克公司北京地区总裁特意赶来马钢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