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经济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下,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去年,这个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保持21.8%、17.3%和24.8%的快速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倒V型”走势。
新年伊始,山东各行各业以饱满热情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力促山东经济实现又稳又快发展。
服务业增幅居全国首位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山东是我国工业经济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多年保持全国首位,而服务业却长期处于短腿状态。去年以来,山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投资与扶持力度。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59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服务业投资12969.7亿元,增长23.8%。服务业投资比重首次达到固定资产投资的50%。
在投资的强力拉动下,山东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9.2:54.2:36.6,调整为2011年的8.8:52.9:38.3。2011年,在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的大背景下,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首位。
据山东省统计局介绍,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4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增长趋于协调。
“这是在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认为,山东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财政收入超3000亿 民生保障力度空前
多年来,山东经济虽然雄居全国三甲,但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却增长较慢。去年以来,山东“蓝黄两区”战略实现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亮点纷呈。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城市发展、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和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并进入实施阶段,以“蓝黄红黑”为色调的山东区域经济新格局正在向纵深推进。
快速增长的经济质量与效益,直接表现在财政收入上。2011年,山东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455.7亿元,增长25.7%。其中,税收收入2602.4亿元,增长21.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3%。
在财税增长的同时,山东工业企业效益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高水平。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实现利税突破1万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792元和8342元,分别增长14.3%和19.3%,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6年以来最高增幅。
正是由于财政的强大支撑,山东才能更加从容地发展和改善民生。去年,山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738.9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4.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1年山东省人代会上,省政府向社会承诺集中办好26项民生实事,已全部得到落实和兑现。
城镇化率首过半 “三驾马车”同发力
当山东经济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之时,城镇化发展也在快速跟进。当前外需增长乏力,投资增幅趋缓,稳步推进城镇化成为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截至2011年底,山东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0.95%。
稳物价,扩消费,是山东去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是全国少数几个把物价增幅控制在5%以内的省份。在消费领域,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以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培育成为居民消费新热点。
2012年山东经济将继续保持“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的良好态势。张超超说,当前,山东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投资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关键要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下工夫。今年,一批能源、港口、铁路、机场等项目将进入集中建设期。据了解,为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山东纺织服装等行业纷纷开拓新兴市场,并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档次,应对外贸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人勤春早。为切实抓好实体经济,实现工业经济良好开局,春节刚过山东省政府便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会议。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山东工业经济运行稳定有序,有近2万户企业坚持节日生产,较往年增加1870户,约占全省企业户数的一半,为确保新一年经济稳快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