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一周行业焦点(12月14日-12月18日)

一周行业焦点(12月14日-12月18日)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2月19日 10:46:50 打印

  近期,国家开始频繁出台调控楼市的政策,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复苏,“保八”已无悬念,有了调控的条件,另一方面,最新发生的“地产大国”迪拜危机更是又一次给其他国家敲了警钟,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

  钢铁行业在面临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刻,谈判代表开始重复昨天的故事,带头涨价。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涨价,但是请你辞去中国铁矿石谈判的代表的资格。

  【宏观要闻】

  楼市调控第一拳: 拿地首付不低于50%

  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囤地、炒地一直被指称为高房价的推手之一,五部委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是在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推出的第一个具体调控措施。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文件的出台,会挤出开发商手中的部分资金,进而促进开发商加快楼盘销售,回笼奖金。其结果就是国务院会议上所提出的,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

  胡鞍钢: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四大贡献

  经济学家胡鞍钢表示,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四大贡献。第一是率先促进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努力。第二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成为应对和处理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稳定器”。第三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理性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第四是带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财经要闻】

  前11月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13日,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029.3亿元,同比增长32.6%。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3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2%。专家表示,财政收入大增,体现了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据此测算,全年财政收入增速有望超过11%。财政收入大增,税收收入的增加功不可没。前11月累计,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5687.26亿元,同比增长7.1%。分析师表示,税收收入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火暴,相关税收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也与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有关。

  11月贷款回落 扩张性货币政策渐退

  受窗口指导和资本监管加强的影响,11月份的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回落。央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48亿元,较上月小幅提高418亿元,同比则少增1821亿元。不过,这一数字高于此前机构普遍预期的2500亿元水平。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交行金研中心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持续加快、物价涨幅扩大、境外资金流入增多以及资产价格加快上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明年中期,央行可能一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利率在下半年有可能小幅调1次、27个基点。

  铁路货物运价上调 或助涨12月PPI

  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上调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将提高0.7分。专家认为,这将给企业成本带来影响,并可能助推12月份PPI的上涨幅度。专家表示,随着近一段时间钢材、电力、油料等一系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铁路运输成本增长很快,运价渐渐不能够消化成本,所以提高了铁路的运价。

  中国年内首现美国债单月零增持

  一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首现单月零增长。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今年10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989亿美元,总量与9月持平,继续居各国之首。数字显示,10月份日本减持50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总量为7465亿美元,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人。此外,英国继续保持第三大持有人地位,10月大幅减持186亿美元。而加勒比海地区也小幅减持24亿美元。石油输出国10月则小幅增持31亿美元。 近期,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则是穆迪公司发出的警告:美、英的国债评级面对着从AAA最高级别向下调整的风险。这是美、英国家信用遭遇的一次重大挑战。

  央行副行长:美元继续贬值不可避免

  17日,央行副行长朱民表示,美元从2009年初至今贬值了26%-27%。在危机中,全世界出于安全考虑,都到美国购买美元资产,导致美元曾经反弹12%;但最近美元又贬值了12%,把危机中的增值部分抵消掉。朱民认为,从这点上来说,美元贬值周期还没到底。

  政府退出煤电谈判 煤炭管制结束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2010年度以后,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煤电双方在即日起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这意味着,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彻底退出了煤电谈判。

  【行业动态】

  我国将继续对钢坯等产品实施出口暂定税率

  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0年我国将对600多种产品实施较低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主要包括煤炭、花岗石、磷矿石、天青石等资源性产品。同时,2010年将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石油、稀土、木浆、钢坯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两拓合并 中国商务部尚未表态

  12月5日,必和必拓和力拓正式公布的新的合并铁矿石生产业务协议,中钢协直到18日才发布了“坚决”反对的声明。在中钢协之前,国际钢铁协会、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日本铁钢联盟等全球主要钢铁协会组织均立即对“两拓”合并表示了反对意见。“两拓”合并也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中国《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但中国主管反垄断事务的商务部,态度不甚明朗,而且只能坐等对方申请。

  戚向东:今年我国钢铁运行呈五大特点

  总体来看,今年国内钢铁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回升,钢铁产量快速恢复;下半年钢铁生产和消费基本保持了全年最高水平。戚向东表示,今年国内钢铁业的运行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的巨大作用下,国内粗钢生产和表观消费全年预计均超过5.65亿吨,双创历史新高。其次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极度萎缩的情况下,中国钢材出口严重受阻,已由前几年的出口大国转为进口大国。第三是国内钢铁产品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材生产、需求增长好于板材。第四是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钢价呈现阶段性、区间性低位波动运行的态势。第五是钢铁行业利润水平大幅下降,以生产长材为主的中小企业利润水平普遍好于以生产板材为主的大企业。

  我国发现10亿吨大型铁矿

  12日,河北省政府宣布,探明一处资源储量达10.44亿吨特大型铁矿马城铁矿,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探明的单矿床规模最大铁矿资源产地。该铁矿将配置给河北钢铁集团开发利用。这一消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外铁矿石谈判无疑具有积极作用。该矿投产后,将有效缓解我国钢铁第一大省河北铁矿石供应紧张局面和铁矿开发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对河北乃至全国钢铁产业能起到重要的资源支撑和保障作用。

  11月我国粗钢净出口138万吨

  14日,工信部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钢铁净出口量继续增长,铁矿石进口量有所增加。11月份,出口钢材285万吨(比上月增加14万吨),同比下降3.3%;进口钢材129万吨(比上月减少19万吨),增长25.8%;进口钢坯30万吨,同比增长2倍。当月折合粗钢净出口138万吨,比上月增加66万吨。当月进口铁矿石5107万吨(比上月增加560万吨),同比增长57.2%。

  11月粗钢产量4726万吨增37%

  14日,工信部数据显示,11月份,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29.8%,比10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11月份,粗钢产量4726万吨,同比增长37.4%,日均产量157.5万吨,比上月减少9.4万吨。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持续反弹,11月末达到104.4,比10月末回升3.4点。

  【行业观察】

  铁矿石谈判 中方五大“短板”待补

  2010财年的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即将启动。回首近几年的谈判过程可发现,中方存在五大“短板”,对此需要认真寻找对策。首先,对铁矿石价格的发现能力亟待加强。这个问题集中表现为中外谈判双方对价格判断出现严重分歧。其次,进口资质混乱,谈判存在“被代表”现象。目前,中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厂有70家,贸易商42家,总计112家。主管部门涉及商务部、五矿商会、中钢协等。第三,海运费巨幅波动背后有利益链条。2008年,中国钢厂为铁矿石涨价多付1460亿元。这其中,海运费至少占了600亿元。海运费暴炒背后的利益链条,有“三大矿山”、国际炒家,还有国内贸易商。第四,信贷变化掩盖国内钢铁的实际需求。第五、700家钢厂与15万贸易商的“群羊思维”。这是“三大矿山”为谈判造势所比较容易利用的杠杆。铁矿石谈判,表面是上下游产业链上利益的博弈,背后却离不开金融杠杆的“魔鬼之手”。明年的谈判双方还没有“亮剑”,但中方需对铁矿石的产业属性与金融属性做一次重新认识。同时,考虑钢铁产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战略布局。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市场再现空涨 钢厂提价面临三大考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市场回暖,钢价上涨,贸易商囤货;下游需求虚假繁荣,钢厂提价;贸易商再增加囤货,钢厂扩大产量;直至最后一根稻草落下,神经绷紧的钢价彻底崩溃。从近期钢市运行看,钢厂提价形成空涨,为下一轮的暴跌积累泡沫,钢市难以摆脱这一轮回宿命。

  【钢厂动态】

  昨日重现:谈判代表宝钢带头提价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旺盛两大因素的助推下,宝钢10日晚率先宣布将明年1月的产品集体提价,其主流产品调价幅度最高达600元/吨。有钢铁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宝钢此番提价,或将拉动其他钢厂的跟随提价。作为谈判代表的宝钢,此次提价也让人联想到目前仍在预热阶段的铁矿石谈判,似乎暗示着钢厂希望借此来抵消谈判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提价无疑令本来处于劣势的中方在谈判中更加被动。此外,因为市场需求并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后期钢材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武钢随宝钢涨价 价格严重倒挂

  “风向标”宝钢上周刚刚调价,武钢随即跟涨。据悉,武钢全线上调明年1月份出厂价格,涨幅从100-550元/吨不等。目前市场价格与此次两大钢厂调后的出厂价格已经出现了近500元/吨的倒挂。虽然大钢厂大幅

上一篇:国际要闻一周回顾(12月14日——12月19日)

下一篇:宝钢:钢铁业下步竞争更激烈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