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显示,当前钢铁仍面临严重产能过剩,预计2009年粗钢表观消费4.62亿吨,比去年增加约1000万吨。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方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对
钢材的需求量持续下滑,而国内钢企盲目扩张导致了钢铁产能、尤其是板材产能的严重过剩,产能过剩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结果就是亏损。”
“过剩是分品种的,热轧板与中厚板过剩最为严重。”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房荣荣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的钢板在2005年就严重过剩。”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各大钢企疯狂的投资让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等板材的产能超高速增长,并远远超过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速。”
兰格信息研究中心张琳分析认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具体表现为落后产能过剩和板材产能过剩。从品种上来看,我国大部分
钢材品种都已经过剩。不能自给的仅有冷轧薄板、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冷轧窄钢带、电工钢板带高端产品。一些企业缺乏正确的产品定位,盲目开发电工钢、汽车板,甚至生产长材的厂家也去开发高附加值板材产品,结果产品成本过高,质量不过硬,市场板材严重过剩。在近年来的产品结构调整中,国内钢厂特别是大中型钢厂不顾市场需求,盲目上板带项目,高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从而导致高端产能过剩,低端产能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