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回流餐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监管、如何治理好,使我们的餐桌更卫生,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免受其危害。”昨天,市政协委员李永军致电本报,畅谈了自己对“地沟油”加强治理的一些想法。
“大家对‘地沟油’深恶痛绝,聊城市场上是否有地沟油?通过几天的调查,事实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聊城市场不仅有狭义上的地沟油,还有广义上的地沟油,例如经过反复使用过的劣质油,价格非常便宜。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地沟油等劣质油的去向主要是一些中小饭店等。”李永军说,他们对“地沟油”的问题经过了调研,与餐馆老板及一些回收作坊主都经过交流,并实地跟踪了油的走向。据调查,目前我市城镇饭店垃圾回收大多是地下交易,存在很多问题,总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远远落后于媒体的监督调查。近日,市内媒体已经就此事进行一些了监督报道。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地沟油”确实离我们很近;二是“地沟油”问题的存在原因之一是管理措施不力、打击不严。餐饮垃圾是有专人回收的,但是后续如何管理,是当前存在的一个漏洞;三是没有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四是像地沟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很多地方没有进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因此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
对“地沟油”及其相关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李永军建议应采取“治”与“疏”相结合的五种措施:一是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鉴别地沟油,从而引导民众自发地进行抵制;二是要加强政府监管,首先要建立处罚制度。卫生防疫、环保,城市管理,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理清职责,做好全程跟踪,联合管理,不能有漏洞。管理部门要出重拳,下猛药,强化源头管理,严肃查处地下交易行为,首先要抓好管好饭店这个源头。三是建立有规模的地沟油处理企业,使地沟油变害为利,生产生物柴油,为人造福。四是要严管销售渠道,对来源不明的,渠道不清的油,绝对不能进入流通渠道。五是要实行举报奖励政策,发动群众举报地下加工窝点。
“只有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了,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地沟油’才无藏身之所,我们的餐桌也才更加卫生。”李永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