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白雀仙子为民除害 古城传说亦真亦幻

白雀仙子为民除害 古城传说亦真亦幻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1月26日 08:53:35 打印

  “旧城在县西十里,宋熙宁间坏于水,县令耿几父始迁今,治建土城,周围六里单三十步,高一丈八尺。相传城工甫毕,白雀万数翔集至,今呼为白雀城。”

  在东昌府区堂邑镇,白雀城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由于传说异常美丽,并有文字记载,因此,我市将白雀城的传说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文化部门又确定,堂邑镇西南方向的一段古城墙遗址就是白雀城城墙遗址。这样一来,关于白雀城的传说,除了在民间口头相传外,还有了实物佐证。

  [好县令为民修城]

  据堂邑镇文化站站长郭春峰介绍,白雀城就是历史上的堂邑城,《堂邑县志》上有明确记载。至于白雀城的传说,则发生在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8年)。

  根据史书记载,堂邑城初建于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后因战乱和天灾,城池曾两次被毁。到了北宋熙宁年间,为官清廉的耿几父任堂邑县令后,开始第三次修建堂邑城。不料,耿几父率领众人刚刚筑起了土基、划出了城垣,城中心却裂陷出一个深潭,黑水从深潭内涌出,接着便是狂风暴雨,修城无法进行。

  [修建新城出意外]

  白雀城传说的传承人孙树贵说, 白雀城的传说就是从耿几父修建城池受阻开始流传的。

  民间相传,当时城中心裂陷出深潭后,从潭内爬出一只水怪,这水怪头似蛟蟒,身如犀牛,鳞甲遍体,双目如铃。水怪张开血盆大嘴向天喷气,腥秽难闻。县令和众百姓惊恐不已,连忙躲避,那水怪也只狂吼几声,随后呼啸着跳入深潭。从此之后,一到夜晚这水怪便狂吼不止,吼声阴森可怕。周围村民惊慌不安,有的百姓甚至准备逃往外地。

  耿几父刚上任不久,就碰到这样的事情,非常担忧,认为这怪物如此猖獗,将是一大害,如果任它捣乱下去,不但城垣难以修筑,也连累这一方百姓。一旦怪物伤害人畜,那更后患无穷了。于是他就和城内的文武官员商议办法,有的人主张用火箭射击,火炮轰打;也有的官员建议索性放弃此处,另选良地筑城,以免耽误工程。议论一番也没议出结果。

  那潭水漫溢扩大,冲毁了许多良田,淹没了一些庭院,水怪还出来把近处的猪羊吞吃掉,老百姓叫苦不迭。

  [美丽少女来解围]

  正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县衙忽然来了一位少女,该少女称自己有制伏怪物的办法,要求亲见县令耿几父。耿几父忙请她进来,只见这少女白衫白裙,青丝如漆,粉靥如花,但神态严肃庄重,年在二十上下。耿几父让她坐下,侍童献茶,问她家乡姓氏,有什么办法降伏水怪。少女答道:“奴姓白,家住南海,今番奉人之命,前来除妖救民,并辅助大人推行仁政,为民造福。”耿几父听后肃然起敬。又问起这怪物来历,怎样消除?少女答道:“这个水怪,乃是隋代叛将宇文化及所变,他生前杀死了炀帝,率兵叛乱,曾在这一带屯兵骚扰,后被杀,死后悍性未改,又变为这怪物捣乱,残害生灵,罪不可饶。今番杀它,只我一人动手,大人可多派兵民,于晚上齐集深潭周围,敲锣擂鼓,给我助威就行。”当下约定时刻,少女并没多坐,起身告辞。临走时嘱咐耿几父,到时她自去寻妖格斗,不再来见面了。县令起身送时,白衣女子已无踪影。

  当日夜晚,耿几父率领几百兵丁民夫,聚集到黑水潭四周,呐喊声、痛骂声以及紧锣密鼓声混杂在一起。怪物听到这动静后,出来水面昂首长吼。只见一只比飞鹰还大的白鸟,俯冲疾下,照定怪物头上猛啄一口,怪物立时血喷数丈。在灯火照耀下,那白鸟狠啄猛叨,只啄得怪物狂嗷怪叫,欲要负痛腾飞逃脱,被白鸟又连连在头上乱啄一阵,怪物登时四脚朝天,挣扎了几下就死了。

  确定怪物死后,县令和军民才靠近观看,发现潭水已涸,而那只大白鸟也不见了。于是大家把这只似蛟非蛟、说犀非犀的怪兽,分割为若干小块,带回煮食,据说其肉鲜美异常。

  [筑完城白雀云集]

  怪物被白鸟消灭后,耿几父就带着兵丁民夫再次修建城池,没多久,就修建成了一个“周围六里单三十步、高一丈八尺”的城池。

  在筑城完毕时,突然飞来难以数清的白雀,这些白雀翱翔空际,啁啾翩舞。此时,耿几父和全体军民才领悟到,前时来的那位美丽少女以及啄杀怪兽的神奇白鸟,原来均是白雀仙人化身。今天来的大群白雀,正是她的儿女。

  后来,当地百姓为了感谢白雀大仙除妖救民的功德,特在城外北堤外修了座“白雀观”,塑有白雀女神像,香火旺盛,每年的正月廿九至二月初二,都要办庙会,唱戏敬神,商贩云集,极为热闹。后来,白雀观因战乱被毁,但现在仍然有其遗迹。

  关于这段传说,编撰于康熙四十五年的《堂邑县志》中第一卷第五章确有记载:“宋熙宁间坏于水,县令耿几父始迁今,治建土城,周围六里单三十步,高一丈八尺。相传城工甫毕,白雀万数翔集至,今呼为白雀城。”

  [有老人曾见白雀]

  现年57岁的孙树贵说,虽然他是白雀城传说的传承人,但是他没有在堂邑看到过白雀。但是有几名当地的老者的确是看到过,其中家住堂邑南街的常持启曾亲口讲述过看到白雀的过程。随后,记者又辗转找到了已经66岁的老人常持启。

  “1965年夏天,我和家人在麦场里轧麦子时,和我二哥看到了两只全身雪白的白雀。第一只白雀长得漂亮乖巧,我就想上前抓住,但是没能成功。到了第二天,我又看到了一只白雀。后来,听到关于白雀城的传说时,才知道自己见到的白雀,早在宋朝时期就曾经在这里出现过。”常持启一口气把自己看到白雀的经历说完了。

  常持启说,到目前为止,他知道有不少老人在四五十年前都曾看到过白雀。因此,关于白雀城的传说,并非都是人们编造,而是有一定的因缘的。

  [白雀城亦真亦幻]

  关于白雀城的传说,东昌府区文体局文化科科长黄玉松认为,据历史资料上记载,在北宋熙宁年间,当时的堂邑县令耿几父的确是建造了新城,并且筑城完毕后,有白雀云集于此,因此才命其为白雀城。

  此外,《堂邑县志》还记载了一些赞扬白雀城的诗歌。一名徐姓文人写道:“城新白雀来,城旧白雀去,来去亦偶然,与城似无与?”另外一名叫耿鹤举的文人则以《白雀》为题,写下了:“珍禽表灵异,星精散瑶光。朱眸皎澄澈,素羽翱飞翔。”

  至于白雀仙子杀宇文化及的化身这段故事,则是在当时天灾人祸接连出现的情况下,人们对安定幸福生活的一种渴望。

  堂邑镇文化站站长郭春峰说,市级文化部门2008年前来考察时,确定位于堂邑镇西南方向的那段古城墙,就是白雀城的遗址。随后,确定这段古城墙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当地政府为了把这段带有民间传说的古城墙遗址保存好,就在其外围修建了护栏,并且立上石碑对这段古城墙进行了简单说明。当地的人都希望这段古城墙连同优美的白雀城传说永远保存流传。

上一篇:市执法局表示古城区违建不算入拆迁面积

下一篇:2010年货币政策将被迫从紧?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