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达沃斯:被颠覆的逻辑

达沃斯:被颠覆的逻辑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10年02月01日 14:14:06 打印

  导读: 金融危机打段了达沃斯年会的脊梁骨。在这种情况下,再重复往日的“市场机制”之类的空谈,将会使达沃斯更加空心化,达沃斯需要一个可以自洽的拯救理论。

  作为新闻记者,每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是雷打不动的重要议题,但2010年的这个年会显得有些特别。

  1月21日,在会议召开前五天,美国的《商业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达沃斯人之死》的评论性文章。

  说是巧合也罢,还是有别的原因,1月26日瑞士方面宣布,从1984年起一直负责达沃斯年会的格里松州警察局局长莱因哈特突然自杀身亡。

  种种悲观景象之下,与本次达沃斯年会的"改善世界状况:反思、重设、重建"这个宏大的主题相比,已经有了近40年历史的达沃斯年会,与世界经济现有格局一样,让人对未来充满了谜一般的期待。

  "达沃斯人"

  寒冷的1月份,在海拔1500米的群山之巅,滑雪胜地达沃斯召开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家与各经济大国领导人峰会,听起来是个很诱人的想法。

  达沃斯年会5天的日程当中,会有2500多人来到这里。上百个分论坛主题涵盖各个方面,从能源环保,到投资融资;从援助发展中国家,到重新认识全球化进程,不一而足。有些重要的座谈会场次,从网上开始开放报名,到报名全部截止,只需要30多分钟的时间。2010年,达沃斯年会总共会有超过200个这样的分论坛。

  与杂乱无章的主题相对应的,是达沃斯的参与者。在这里可以看到约旦公主,沙特石油大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或者得意或者失意的各国元首部长,以及一大批早已退出政坛的过气政客、知名学者,范围涵盖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直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最近这几年,活跃的非政府组织机构,如绿色和平组织、大赦国际等等,也开始成为达沃斯的常客。这些人,被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教授称之为"达沃斯人"。

  关于这些人所拥有的典型特点,英国《卫报》专栏作者蒂莫西艾什在2005年做了一个很经典的总结:"‘达沃斯人''大部分都是中等年纪的欧洲人或者盎格鲁撒克逊人。当然这些年会出现一些印度人、中国人或者来自非洲的人。但他们只会是少数。"

  很难说清楚这些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们究竟能够在达沃斯论坛上达成什么协议。它看上去像是个大杂烩,一个清谈俱乐部。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正好和过去40年当中世界格局发展的规律相契合。

  自我拯救

  1971年,施瓦布博士创建了名为"欧洲管理论坛"的这样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刚开始的时候,它是一个仅仅局限于管理人员和欧洲的商界人士年度派对的一个活动。

  但在1973年,先后发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金融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叠加,促使达沃斯年会在1974年向各国政治家发出了与会邀请。直到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才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使之更加具有国际性,同时更加适应跨国资本的流通。

  鼓吹全球化,推动资本自由流动和全球市场理念,让达沃斯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与西方七国集团会议、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成为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的四大矛头所指。

  2000年,抗议者们甚至将达沃斯的一家麦当劳餐馆玻璃砸得粉碎。同时,大量的精英在达沃斯高谈阔论,各种话题议而不决,也给自己赢得了"盛宴与陈词滥调的混合体"这一美名。

  但是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达沃斯的意义,全球化理念在这场危机当中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在过去20年当中,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放纵了资本家逐利的野心,使金融资本流动性泛滥,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安全。

  金融危机打断了达沃斯年会的脊梁骨。在这种情况之下,再重复往日的"市场机制"之类的空谈,将使达沃斯更加空心化,达沃斯急需寻求一个可以自洽的拯救理论。

  被颠覆的逻辑

  如果说达沃斯年会一直是富人的表演中心,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研讨被一些流行的话题所掩盖了的话,到2009年的年会,经济问题又重新回归论坛主流。

  但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参与到这个发达经济体论坛当中,从前的经济精英,所谓"达沃斯人"已经逐渐淡去。

  2008年12月,亨廷顿的去世,以及大批金融危机前的国家领导人陆续离开政坛,这使务实的经济话题成为达沃斯的主题。来自政府和国际社会的监管与改革,现在已经是炙手可热的话题。达沃斯原有的经济学逻辑,则被彻底颠覆。

  达沃斯虽然是一个议而不决的清谈俱乐部,但是它召开的时机位于每一年的年初,各个国家的财政年度即将结束,新的财年即将开始之际。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瞬间,达沃斯能够通过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磋商,释放出各种信号,进而影响到世界贸易,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走向。

  在本次会议当中,热议的主题之一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即将向各大银行课以重税。此举将对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们影响甚大。而在会议开幕的第一天,法国总统萨科奇则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赤字大国"和"币值严重低估大国"负起责任,矛头直指美国和中国。这一切,暗示着201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调整,甚至是斗争。

  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不仅仅表现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也表现在中国制定贸易游戏规则当中的发言权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提出的以特别提款权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这一思路之后,引发了世界热议。2010年,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策略加入到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改革当中,如何应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提出的新挑战?达沃斯将是这一幕好戏的揭幕式。

  如果说达沃斯年会一直是富人的表演中心,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研讨被一些流行的话题所掩盖了的话,到2009年的年会,经济问题又重新回归论坛主流。

  但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参与到这个发达经济体论坛当中,从前的经济精英,所谓"达沃斯人"已经逐渐淡去。

  2008年12月,亨廷顿的去世,以及大批金融危机前的国家领导人陆续离开政坛,这使务实的经济话题成为达沃斯的主题。来自政府和国际社会的监管与改革,现在已经是炙手可热的话题。达沃斯原有的经济学逻辑,则被彻底颠覆。

  达沃斯虽然是一个议而不决的清谈俱乐部,但是它召开的时机位于每一年的年初,各个国家的财政年度即将结束,新的财年即将开始之际。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瞬间,达沃斯能够通过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磋商,释放出各种信号,进而影响到世界贸易,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走向。

  在本次会议当中,热议的主题之一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即将向各大银行课以重税。此举将对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们影响甚大。而在会议开幕的第一天,法国总统萨科奇则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赤字大国"和"币值严重低估大国"负起责任,矛头直指美国和中国。这一切,暗示着201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调整,甚至是斗争。

  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不仅仅表现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也表现在中国制定贸易游戏规则当中的发言权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提出的以特别提款权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这一思路之后,引发了世界热议。2010年,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策略加入到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改革当中,如何应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提出的新挑战?达沃斯将是这一幕好戏的揭幕式。

上一篇:钢铁业关并重组或将提速

下一篇:美欧不加息中国利率进退两难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