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中旬开始,中国
钢材市场终于遏制了连续9周的价格下滑局面,出现了3%左右的价格反弹。特别是从北京、沈阳、天津等北方市场开始的建筑
钢材价格反弹,正逐步向南方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蔓延。
但记者发现,此次价格回暖的
钢材品种并不是被鼓励的大钢厂的先进产能,大部分价格回暖的产品都是建筑用
钢材的长材。目前,国内长材价格已经高出板材超出200元。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
钢材品种一直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落后产能”,生产厂家也是一些需要被整合的中小钢铁企业。
“现在的尴尬是,国家鼓励大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但率先回暖的却是在调控之列的小钢厂。”宝钢集团的一位销售人员对此有些无可奈何。
落后产能率先回暖
由于4万亿元投资政策的拉动,民营钢企的“倒春寒”似乎已经结束。
根据兰格钢铁网的分析师监测的结果显示,“现在北京、上海两地大户每日成交量达到1500~2000吨的水平,表明建筑
钢材的市场需求开始转暖。建筑
钢材的反弹令贸易商信心增强,多地市场贸易商上午调价,下午封库,惜售心理强烈。”
然而,让大钢厂尴尬的是,目前走红的线材和螺纹等建筑
钢材属于低附加值产品,其技术要求低,能耗高,在多年以前大钢厂响应发改委号召,淘汰落后产能之际,这些产品就成为了大多数民营中小钢厂的主打产品。
2008年年底,为保增长,国家出台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政策的出台使得外界认为,几大钢铁集团将成为国家刺激经济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市场的机会并没有真正转向它们。
“基建需要的是螺纹钢之类的基础长材,目前全国大的钢铁集团已经全部都是以板材为主了。全国各地的投资规模加起来超过了20万亿元,主要是基建,你看得需要多少吨
钢材?建筑用
钢材我们生产的很少,所以不能说我们会获得多大的利润。”鞍钢出口部张部长向记者介绍,鞍钢目前生产的还是略微高档一些的产品,但是市场销售很不好。
与鞍钢的遭遇相似,首钢、宝钢都在几年前淘汰了建筑
钢材的产能。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一些市场,建筑
钢材甚至出现了部分规格资源供货不齐的局面。“各地新建项目和廉租房建设正陆续开工,使我国建筑
钢材需求保持了相对稳定。”行业专家马忠普分析认为。
政策错位仍将纠结
“一直被认为可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
钢材期货上市后,我们这些大钢厂也无法参加,如宝钢根本就不生产期货品种的
钢材,而我们也只是生产了少量。”一位首钢人士告诉记者,
钢材期货目前的交易品种就是建筑用钢,建筑用
钢材一度被认为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在国家的钢铁产业规划中已经被大钢厂遗弃。“这也就是目前国家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与市场实际相脱节的地方。”该首钢人士说。
3月20日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明确指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是淘汰落后产能,规划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而据中钢协内部人士透露,淘汰的产能将远不止这些,“目前中国的粗钢产能已经接近6.5亿吨。淘汰的落后产能将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但如果未来继续按照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真有可能使得‘落后、低附加值的产品将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局面。’违背产业调控的初衷。”一位中钢协人士对记者笑称,“不能只吃鱼和熊掌,也要吃点萝卜白菜。”
而试图对大钢厂有所帮助的出口退税现在看来也难以起到作用。
4月1日,新的
钢材出口退税办法开始实施,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将一些常规的出口产品退税向上调整了两个百分点左右。
然而,大钢厂表现实在不尽如人意。近日, 八一钢铁、华菱钢铁发布预报第一季度预报巨亏,而首钢、 本钢板材和武钢一季报均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0%,分别达到62.91%、89.10%、87.17%。
“不对出口退税抱有特别大的希望。目前是国际需求不旺盛,并不仅仅是价格成本的问题。”前述宝钢销售中心人士说。
兰格钢铁网的监测数据则显示,
钢材均价较2008年6月相比,已经下跌了44.5%。
“结构调整还是需要尊重市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人士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国家从未来着眼,需要淘汰落后的产能,“但有市场需求就有机会,我们不会放弃长材的机会。”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