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11月27日钢市早报——调整

11月27日钢市早报——调整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1月27日 09:20:44 打印

  11月27日,阴冷,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非居民用电价格,每度上调2.8分。在此之前,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进行多次调整,以上调为主。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日益重视,能源价格上涨已是未来发展趋势。能源价格的上调对“耗能大户”钢铁行业必定会带来影响,将直接影响钢厂成本,我们必须受到密切关注!

  昨日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高位回落10-20元/吨左右,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56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73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660元/吨。

  昨日,股市期货联袂下跌对市场人气和信心造成了一定打压,需求观望势态也更加明显。

  昨日,河北钢铁集团建筑钢材11月份结算价格不动,12月指导价高线上调150至3500元/吨,二级大螺纹上调100至3600元/吨,三级盘螺上调170至3670元/吨,同时首钢也上调了12月出厂价格,二级大螺纹上调120至3695元/吨。可见钢厂对后市依然较为看好。

  周末,尽管销量预期有所放大,但是期货市场压力明显,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延续弱势盘整局面。

  【钢厂调价】

  建筑钢材

  ◆新钢于11月26日对高线、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河北钢铁集团于11月25日对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150元/吨,对盘螺出厂价格上调170元/吨。

  ◆西林钢厂于11月26日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河北新金于11月26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武安裕华于11月26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下调30元/吨。

  ◆河北明顺于11月26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下调40元/吨。

  ◆首钢于11月26日对线材出厂价格上调140元/吨,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120元/吨。

  【宏观经济】

  央行连续7周净回笼 11月净回笼量环比增近一倍

  11月央行净回笼量环比增近一倍

  人民银行26日发行了2009年第六十一期央行票据,并开展了正回购操作。其中,第六十一期央行票据发行量460亿元,期限3个月(91天),参考收益率1.328%;正回购操作期限91天,交易量300亿元,中标利率1.33%。当日公开市场发行利率继续与前期持平。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1250亿元,央行回笼1270亿元,净回笼20亿元。本周为央行连续第7周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但回笼量大幅缩减。分析人士表示,回笼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临近年末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央票发行利率长期持平,与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产生倒挂,影响了机构认缴资金的积极性,预计近期央票发行利率可能将有所松动。

  虽然本周回笼力度有所下降,但从全月来看,11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量高达2990亿元,超过10月份的净回笼1560亿元近一倍。同时,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不过,连续净回笼并未对银行系统资金面造成紧张。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11月26日1天期回购定盘利率报1.19%,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报1.43%,资金利率水平继续保持低位。

  央行公开市场连续7周净回笼 回笼力度较上周减弱

  26日,央行发行了460亿元3个月期央票,并开展了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央票发行收益率和正回购利率依旧持稳。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1250亿元,本周二央行已发行110亿元1年期央票,并开展了4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因此,在经历了本周四的对冲后,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小幅净回笼资金20亿元。

  至此,央行公开市场已经实现了连续第七周净回笼,不过本周回笼力度较上周减弱,上周净回笼资金为93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考虑到年末保持资金充足以及月末各机构提高备付的压力。

  如何看待央行两月内回笼资金665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发行460亿元三月期央票,并展开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加上本周二510亿元的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1270亿元,与到期资金对冲之后,本周共计回收资金20亿元。

  这是央行10月份以来连续第七周实现资金净回笼,两个月来,共计回收流动性资金6650亿元。此前从5月份到9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均以净投放为主。10月份以来的资金净回笼,体现出央行货币政策微调的思路。

  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国银行新增贷款接近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万亿元,创出历史天量。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全年也多以资金净投放为主,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

  充裕的流动增加了市场资金的供给量,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对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也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未能进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是以投机资金的角色拉高了股市特别是楼市价格,令资产价格有泡沫之忧,并加剧了社会通胀预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联储奉行接近零利率的低利率和弱势美元政策,全球流动性日显充沛。为应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通胀压力,一些国家纷纷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此外,大量游资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美元资产中抽离出来,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热钱压境之忧。

  当前国内外形势已引起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近期央行官员以及有央行背景的学者也频频对货币政策发表言论,货币政策走向何去何从为市场瞩目。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出现怎样的细微变化,将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逐步明朗。无论是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从中国自身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刺激政策全面退出的时机还不成熟,目前仍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大基调不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对通胀压力、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应对。

  【铁矿石市场

  必和必拓看高中国需求或增提价预期

  合资公司、矿产项目、铁矿石谈判,还有中国,这是11月26日,在布里斯班举行的公司年会上,必和必拓高管和股东们谈论的关键词。

  这家全球最大的多元化矿商的董事长Don Argus甚至表示,不反对中国投资者来入股必和必拓,澳大利亚也需要对外商投资敞开大门。

  “我们一点也不反对人们购买我们的股份。”他说,“不过如果是想收购必和必拓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us Kloppers在介绍铁矿石市场状况时说,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主要市场,钢厂的产能利用率都降到了50%,但对中国钢铁行业持续表现的抗压能力感到意外。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共进口了铁矿石51481万吨,同比增加1.38亿吨,幅度达36.75%。当然,中钢协指出,这当中盲目进口、超过实际需求的矿石就占6300万吨左右。

  而截至今年6月30日,必和必拓在上一财年中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贸易额为99亿美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20%。

  因此,即使必和必拓认为这次走出衰退的力度要弱于前几次衰退,公司仍然不会改变对中国长期需求的看法。“中国需求将继续成为推动我们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Kloppers表示。

  有外电评论认为,对于正进行中的铁矿石年度合同价格谈判,必和必拓此番判断,可能将增加市场关于价格大幅提高的预期。

  此外,对于备受各界关注的两拓合资公司事宜,必和必拓方面表示,将很快与力拓(Rio Tinto)就这一1160亿美元的交易签署约束性协议。

  出于对巨大协同效应的考虑,两拓于今年6月提出希望合并在西澳的铁矿石业务。这样,可以在资本和生产成本上每年节省100亿美元左右。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全球主流钢厂和行业协会的集体抗议,钢厂并不希望看到原本集中的上游资源供应再走向垄断。

  Marius Kloppers于26日当天表示,双方希望今年年底前向监管当局提交合资公司的主要申请,且协议的主要条款将很快敲定。

  【钢铁市场

  钢铁生力军集体移师沿海 肩负产能升级重任

  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正在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准备建设两个千万吨级的钢铁生产基地,目前正在等待政府部门的正式批准,不过日前中央管理部门明确表示,这两个项目需要“暂缓启动”。

  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等待由工信部组织制定的《钢铁行业准入条件》和《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出台,从而根据上述文件核准沿海项目,但这两个文件并未如业界传言那样在11月15号左右出台。

  不过,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向沿海转移,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首钢京唐公司总经理王天义对本报记者介绍:“首钢将产能搬迁到曹妃甸,不仅仅是简单的搬迁,还承担着产能升级的任务,这也是国内钢铁业沿海战略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除了上述大型钢企,包括鞍钢、山东钢铁、河北钢铁等中国钢铁业的生力军,正在集体向沿海进军。

  向沿海转移

  事实上,中国钢铁业向临海转移的大趋势、大格局已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悄然形成。宝钢之于湛江,武钢之于防城港,首钢之于曹妃甸,鞍钢之于鲅鱼圈,围绕的都是“向沿海转移”的战略。

  去年年底,山东钢铁迅速与日照钢铁签订重组协议,旋即实质性启动莱钢、济钢资产大整合。

  山东钢铁整合之迅速,令很多业内人士颇感意外。对于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日照钢铁副总经理王立飞曾感叹,“在此之前我们没有直接接触,我们觉得有些事情进展会比较缓慢,没想到会那么快。”

  尽管重组方之间的利益错综复杂,但山东钢铁依然执意“亡羊补牢”。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深知此乃大势所趋:“山东省一直想在沿海搞大钢铁,但下手晚了,晚了也要弥补是不是?”

  按照计划,山东省将建设日照大型钢铁基地,这是山东钢铁工业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其中,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规模2000万吨,保留日照钢铁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统一纳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模。

  此外,“城市钢厂环保搬迁”也成为沿海战略的伴生效应。

  按照产业政策所提,推进城市钢厂搬迁的目的,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其中,被点名要求搬迁的钢厂,除了首钢,还有广钢集团、杭州钢铁、石家庄钢铁、青岛钢铁、抚顺钢铁、重庆钢铁等。以上钢厂,除了重庆钢铁搬往矿源地区,其他搬迁目的地均为沿海或沿江。

上一篇:首届中原经济区(邯郸)钢铁产业发展论坛圆满闭幕

下一篇:必和必拓看高中国需求 或增提价预期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