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本地资讯 >> 唱响“现代牧歌”——冠县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侧记

唱响“现代牧歌”——冠县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侧记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8年06月20日 12:04:06 打印
       盛夏,在冠县农村采访,走进养殖场,探访养殖户,耳闻目睹,发现这里的畜牧业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龙头舞动带起千万个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越来越多,养殖业标准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生态养殖意识越来越浓,绿色畜产品成为人们的新宠……龙头舞动带万家
    “公司为我们提供鸭苗、提供饲料、提供技术,鸭子养成后直接卖到公司”,烟庄乡十里铺村沙德华兴奋地说, “我这养了两万只,一茬下来能赚近两万元。”
    在冠县像沙德华这样,围绕龙头企业搞饲养的户达到1.3万户。为加快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该县围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领导力度、管理措施、资金扶持和部门服务等各个方面重点倾斜,并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积极向外推荐。重点培植起绿丰农工商集团、绿原奶牛场、博大鸭业、中北禽业等规模较大的16家畜牧龙头企业。同时,一批中小型畜牧深加工企业也迅速成长。绿丰农工商集团是一家以猪繁养为主的企业,是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拥有纯种猪744头,年可为养殖户提供优良仔猪1万多头,去年已成功申请到国家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争得扶持资金100万元。该集团还积极引导养殖户按 “绿色食品”的配料标准进行饲养,生猪销售获得 “进京入沪”资格,仅去年就有1.3万头生猪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规模发展效益增
    过去,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在新形势下,发展规模养殖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冠县根据各乡、村不同的养殖习惯,借鉴工业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建立畜牧养殖小区,引导饲养户实行 “适度规模、大群体”的集中饲养。他们组成畜牧专家小组,定期巡回在养殖大户中间和养殖小区,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并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让有关专家与养殖场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24小时服务。该县还依托养殖小区,进一步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全县冷配站点达到126处,引进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利用梨木赞、西门塔牛冻精颗粒改良本地黄牛,引进皮特兰、长白、杜洛克等优良品种猪,目前山羊改良率达40%以上,肉牛改良率达70%,猪改良率已达85%以上。目前,全县发展畜牧养殖小区406个,建设标准化饲养场1320个。
生态养殖成链条
    地上栽杨树,树下养蛋鸡,不使用激素,鸡自然生长。这是在冠城镇畜禽养殖场看到的场景。场长姚立峰介绍说,通过这种生态模式产出的 “鑫元”牌笨鸡蛋,获得了省无公害认证委员会的认证,产品打入了省内外200多个大中城市的超市。
    时下, “生态养殖”在冠县农村中,被像姚立峰这样的创新意识强的农民运用得灵活自如。他们紧密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实际,积极探索出 “树林+鸡”、“玉米田+鹅”等多种绿色生产经营模式。同时,该县重点抓好以养牛、养羊为主的饲草动物的生态养殖,积极推广了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和畜禽饲养质量。目前,全县已建各类青贮池1030个,青贮量达20多万立方。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养殖—沼气—林果和农作物”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沼气生成有机肥料,可使大量畜禽粪便经过无公害化处理生成新的种植业资源。  

上一篇:林峰海看望慰问赴川抗震救灾一线人员家属

下一篇:千帆竞发欲远航——闫楼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探秘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