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房地产中介公司因为进入门槛低,先期投入资金小,见效收益快,让很多人犹如发现了金矿,房屋中介在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然而,今年上半年受国家楼市新政等因素影响,我市像其他大城市一样楼市“遇冷”,二手房成交量全面下挫,房屋中介经营困局正在蔓延。业内人士分析,本轮楼市调控政策或将导致房屋中介重新“洗牌”。
不少中介关门停业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只交易了一套二手房,还是20万元的。现在生意不好做呀!”昨天上午,花园路一家房屋中介的宋经理在电脑前悠闲地玩着游戏。她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业务量剧减,附近已有两家房屋中介机构关门停业。
新远置业的负责人杨瑞建涉足房屋中介业务已经3年时间,目前他正经受着“生死”考验。“最近三个月一共卖出了2套房子,这个月至今还没开张。”杨瑞建说,2009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几乎每两三天就能促成一笔生意,现在则只能以租房业务维持生存。
杨瑞建表示,今年楼市新政出台之后,二手房买卖业务越来越不好做,其原因是买卖双方心理出现了变化。买方认为,国家既然出台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房价肯定会受影响出现下跌,因此大多数买方都持币观望,期待有朝一日房价能降下来;而卖方又觉得,既然现在新房的价格都还没出现下跌趋势,二手房价格也不会下降,这种比较的心理造成了目前二手房房价居高不下,交易量下滑的情况。
也有一些房屋中介机构负责人认为,二手房转让营业税“二改五”政策以及新房源供给不足,导致去年我市二手房“走量”较大,使得今年的二手房数量相对较少,这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在买卖双方的博弈面前,房屋中介的日子愈发难过。城区不少房屋中介公司已经关门。
租赁业务成“救命稻草”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二手房买卖双方都已经处于观望和博弈的状态,大家都在比耐力、比信心。而在此背景下,受影响最大的既不是买家也不是卖家,而是各房屋中介公司。
为了应对市场“严冬”,部分中介机构开始裁员,这种场景与去年中介机构大规模高薪招聘员工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自己整天都闲得没事干,还要业务员干啥?”杨瑞建无奈地说,去年他手下还有俩“兵”,现在为了减少开支,业务只好自己一肩挑。
在二手房交易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不少中介商索性调整策略,转战租赁市场。
“成交量大幅减少,中介总得想办法,租房业务虽然钱挣得少,但是总能抵消部分经营成本。”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李经理说,上半年,我市房屋租赁市场比较火爆,租金大幅攀升,这使得租赁业务在房屋中介的业务中所占比重开始上升,也成为很多房屋中介机构的“救命稻草”。
聊城房产网负责人侯广东表示,往年同期,在聊城房产网上,二手房交易市场比租房市场活跃;而今年上半年,形势发生了逆转,租房市场的活跃度竟超过了二手房交易市场。这个变化透露出的信息是,相当数量的有刚性住房需求的市民选择了租房,而对买房选择了持币观望的态度。
房租上涨中介非推手
“租金上涨与市场供需关系很大,中介并非幕后推手。”针对今年我市房租租金上涨的问题,一些房屋中介机构负责人均表达了这种观点。“我们这里的房租市场非常透明,不像大城市那样,房东会全权委托中介机构租房、到期再向承租人收取房租。”杨瑞建称,本地的房屋中介机构一般都是向承租人收取成交价的30%作为佣金,租金双方都十分清楚。为了自身利益,房东和承租人都不会给中介从中加价的机会。
对于房租上涨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以下答案:首先,随着我市拆迁力度的加大,城区民房越来越少,一方面原有居民开始寻找房源,解决自身的住处,另一方面因“城中村”的拆除,一些低端租户开始转向郊区或合租楼房,这加剧了对出租房的需求,推动了租金上涨。其次,为了孩子上学,一些家长纷纷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在“一屋难求”的情况下,房租不断高企。
再者,楼房市场,有“买涨不买跌”的说法。而在租房市场上也存在类似情况,有些房东因对房租上涨预期增高,主动提高房屋租价,无形中也带动了整个租赁市场房租价格上涨。
中介机构面临重新“洗牌”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租赁业务已成为今年房屋中介市场的主角,但仅凭借租赁业绩很难持久维持公司生存。尤其对一些较大规模的房屋中介公司来说,租赁业务所带来的利润份额无法承载整个公司的运营费用。
“聊城租赁市场就这么大,如果大家都争抢这块蛋糕,总有会饿死的。”一位房屋中介公司负责人忧虑地表示,尽管业内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但是二手房市场若继续低迷下去,部分房屋中介机构很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市场也是一样,竞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众多中介企业最终只能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此轮调控中,房屋中介市场重新“洗牌”将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