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CPI同比上涨3.5%,一举创出年内新高,使加息预期再度强化。从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2.7%以来,中国此轮“负利率”已持续了7个月,民间加息呼声强烈,尽管如此,预计决策层还会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CPI到底会继续攀升还是见顶回落,经济反弹是暂时还是会企稳。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央行在加息政策这方面一直都有预案,只不过在哪个时点推出还是不确定的,采取加息还需要有一段观察期。起码要CPI上涨高于3%持续3个月以上,并且有持续上升的势头,才会引入明确的政策。
与此相佐证的是8月26日证券日报刊登《央行讨论加息议题 大多数官员主张不加》的文章透露,通胀已经不可避免,对于加息议题,央行讨论过,一部分人主张要加息,不过认为不该加息的官员占大部分。
在天津夏季达沃斯上几乎所有的官员和学者都在被要求回答“是否该加息”、“何时加息”。论坛期间,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李稻葵在被各路记者“围追堵截”逼问“何时加息”时,李稻葵回答得非常无奈:“加息不加息,我真的不知道。”
预期加息者的逻辑是,从8月经济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环境可以用一个“稳”字来形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投资增速高位趋稳,消费平稳快增,CPI增速扩大,但PPI增幅继续回落。种种迹象都显示,经济“不确定”的程度相较前几个月大大减弱,既然经济增长态势稳健,那么货币政策微调不会伤筋动骨,这就不难理解加息传闻频出。
支撑加息传言的原因,自然是通胀超3%的警戒线和“负利率”问题。例如,李稻葵指出,存款已持续7个月负利率,而8月份CPI创22个月新高,负利率空间进一步加大,应当适当微调存款利率。李稻葵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没有启动加息,是因为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很多指标还没有完全出来。在达沃斯论坛上,成思危,更是表示全年CPI或将高达5%,加息势在必行;新华社也撰文警告负利率危害,警示由负利率或诱发房价猛涨。
专家认为,加息与否,不光是要看CPI,更多的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考量。从策略上讲,我们不必纠结于加息与否。以及加息的时机选择。倒是该考虑加息的方式,以及加息的策略安排。
布隆博格发布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上中国央行可能会优先考虑让人民币升值而不是加息。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表示,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中国央行上提基准利率的可能性都极小,如果非要加息的话也将是明年或之后的事。
经济学家们表示,预料在今年底之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将维持在2.25%,而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也将保持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