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奠定主基调。
在今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狠抓项目,全力攻坚,全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面对当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的形势,聊城又该如何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抢得主动?
投资,提质升级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4.9亿元,增长24.9%;全市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47亿元……投资在我市经济转暖回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大力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为全市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为我市继续推进项目突破创造了有利环境。但同时,政策支持的重点将主要放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那些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项目提质升级上狠下功夫。
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节能减排项目、培育新的发展优势的项目,将是今后我市重点培育的对象。目前,我市在抓好交通能源、工业发展、旅游民生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同时,已筛选论证了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立了重点项目储备库。下一步,要找准这些项目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争取资金、政策扶持。
产业,再造优势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和行业竞争加剧,未来几年客车行业将加速整合,新能源客车等节能产品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铜、铝深加工产品,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
当前,我市已迎来再造产业发展优势的最佳时机。对于经济起步较晚的聊城来说,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途径。而从聊城的“先天条件”看,在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领域都有几家实力雄厚,技术领先,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大型骨干企业,它们将成为聊城相关产业崛起的支撑力量。目前我市已经或正在制定汽车、医药等几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谋划了一批百亿、千亿产业。各县(市区)也应根据市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加快制定本地产业发展规划,为未来发展谋篇布局,储备能量。
城镇化,拓展空间
“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在调结构这一问题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城镇化推向了前台。
推进城镇化,对建材、运输、房地产等行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可以直接刺激消费。据专家分析,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是一个农民的5到10倍,大量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必将极大地刺激消费。此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空间也将进一步拓展。以城中村为例,据初步统计,市城区规划区内116个城中村占用了约11.9万亩土地,通过对这些城中村进行改造和集中安置,可以使10.3万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并节省大量宝贵的土地。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已经为聊城城镇化勾勒出美好蓝图:到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确保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45%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必将为聊城“漂亮转身”增添重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