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第4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由第3季度的9.1%加速至10.7%,全年增长8.7%,2009年超额完成增长率“保八”目标。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飙升1.9%(11月份这一数据为0.6%),去年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7%,结束一年以来的负增长,而去年11月份该数据还同比下降2.1%.从以上一系列主要的的经济数据看,近期国内通胀预期加剧,或者可以说已经进入“后危机”和“前通胀”时期,在这样“乍暖还寒”的特殊时期,近期钢价将如何运行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多空因素交织,由此引发的钢价剧烈震荡也吸引了市场的眼球。下面笔者根据钢价形成机制中的主要判断依据为大家做些简要的分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供需面:临近拐点
据统计,2009年11月份国内粗钢产量4728万吨,12月份国内为4766万吨。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0.9%,但日均产量仍然继续环比下降。而2009年12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为343.3万吨,同比增长30.2%,环比下降3.8%,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
|
2009年12月 |
09年全年 |
国内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生铁(万吨) |
44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