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钢铁业增产了60万吨钢,48万吨直接变成了钢材库存。
近几个月的数据表明,我国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实际上是下降的,不是增幅下降,而是绝对量下降。
今年以来,国内钢铁业出现“需求降、产量增”的怪象。按照摊销固定成本的理论,即便市场不好,也要通过适当的保持产量来摊销一定的固定成本。然而,这样的理 论给钢铁企业带来的却是“量增-价跌-效益下降”的恶性循环。
这种不理性的生产观念和做法,用市场规律是解释不通的,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
相关资讯推荐:
下周钢材各品种预测(9.1-9.7)
钢材价格的底部在哪儿?
从“微刺激”发力看9月钢价走向
【警惕】钢铁企业资金链断裂频现!
瞄准钢铁行业 伤筋动骨治大气
让创新荷叶长满钢铁行业“荷塘”
钢铁转型:非钢产业该“铺多大”“管多少”?
【耐人寻味】9月钢市或继续寻底或逆袭反弹
【大逆袭】钢铁企业欲借电商拓宽销路逆袭
王晓齐:钢铁业怪象 用市场规律解释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