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下周钢材各品种预测(9.15-9.21)

广告

下周钢材各品种预测(9.15-9.21)

来源:中国钢材网 2014年09月12日 08:51:37 打印

  期螺:本周期螺主力合约1501暂时止跌,前20名主力持仓分析,多方力量明显增强,多空趋向均衡态势;K线走势分析,指标已处于严重的超卖状态,技术上存在修复指标需求。目前,期螺或小幅震荡等待本周六发布的重要经济数据。此外,焦煤、焦炭、铁矿石主力合约均有阶段筑底迹象。综合判断,如果经济数据中性或良好,加上技术调整需要,下周期螺将小幅反弹,反之,仍将偏弱下行。

  原料方面:

  铁矿石:本周进口矿继续大幅下跌,受成材全线走弱影响,上游铁矿石止跌费劲,节内各大钢厂相继下调采购价,市场跟跌20-30不等;进口矿本周以每天5元的幅度让利。从钢厂方面来看,成材即便大跌也仍然有利润,所以完全不在乎铁粉的贵贱,钢厂对于原料采购还是少量且压价较狠,在进口矿大跌后,国产矿基本全线亏损,现在的情况是你不降价有人降价,所以抛货的情况每个市场都有,不计成本的出货给市场带来的恐慌心态让矿价难止跌。总体来看,下周铁矿石下跌基调不改,进口矿普指80美金短期支撑,内矿还得跌个20-30。

  废钢:本周废钢整体延续中秋节前弱势下跌行情。其中自中秋节期间至今华东地区江浙沪跌30-50,山东福建江西跌50-100,华南、西南、华北跌50-70,东北跌50-100;从目前频频创低价的市场来看,除华东大型钢厂到货仍较多外,其他地区厂家自中秋后到货已开始减少。主因是:前期市场跌势频繁且下跌幅度不断放大,多数商家心理恐慌,抛货出货较为普遍,然目前市场跌势暂未止住,清仓差不多的商家基本持观望态势;另了解当前到货不多厂家短期仍有下调采购价打算,原因是:现在厂里成品难走量,据华东部分二三线小炉反馈,成品材价格降到2560元/吨,都无人拉货,今华东主导钢厂沙钢中旬成品出厂价均平盘为主,对目前市场或有提振,但出于成本及资金压力,下周废钢整体依旧看跌,但下跌幅度有所缩小,预计30-50元/吨。

  钢坯:本周国内钢坯继续大跌,其中风向标市场唐山跌80元/吨。大跌的原因:前两周铁矿石、钢坯、成品材持续大幅走低,导致市场信心崩塌,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市场成交愈发低迷,绝大部分商家退出市场观望,下游对钢坯的采购仅仅维持在满足1-2天生产所需的量。经过持续大跌之后,昨天和今天唐山型材成交向好,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坯料价格小涨10元,坯料市场成交氛围较前几日有明显改善,但实质性需求并未好转,悲观的市场预期也未发生根本反转,所以短暂的补库操作结束后,依然难以避免继续下跌的风险,预计下周跌幅30元左右。

  生铁:本周生铁市场稳中有跌,其中炼钢铁市场,山东地区跌幅最大,部分厂家下跌幅度达100元/吨,主要是受近日外矿接连走低,成本支撑趋弱,加之钢坯大幅下跌,商家对后市预期较悲观,参市积极性不大,成交清淡,厂家让利较多。而铸造铁、球墨铁市场,下游铸企订单不多,采购原料并不积极,导致铁厂库存积压严重,部分厂家停产检修,另有部分转产炼钢铁,后期随着成材、原料接连下跌,生铁也难独善其身,或将继续维持稳中偏弱运行,幅度在30-50元。

  焦炭:本周焦炭市场持稳运行,价格基无变动,各地市场成交情况良好,在中秋和国庆双节影响下,下游总体补库需求稳定,尤其华东及南方市场,焦化厂提产较为谨慎,保持低库存运行,焦企无库存压力,甚至零库存操作,因此焦炭价格较为坚挺,且原料方面焦煤价格近期持稳运行,前期政府各种保价调控政策得到良好落实,并逐步显效,供需关系有望得到长期改善,对焦炭市场同样形成有利支撑,但受钢价持续下跌影响,下游心态出现显著变化,钢厂打压焦炭价格力度有所加大,北方部分地区钢厂提出降价诉求,使市场看空氛围愈加浓厚,焦企已由前期的思涨意愿转为企稳为主,综合而言焦炭上涨阻力重重,但下行空间亦有限,短期内难有大的波动,预计下周持稳运行

  长材方面:

  建材:本周因原材料持续下探影响,国内建材价格跌幅明显,市场倒挂情况较为严重,商家心态悲观,下游采购愈发谨慎,现货成交冷清,且钢厂和贸易商资金压力都较为严峻,降价抛售意愿强烈。对下周我们认为主流仍弱,月末各方压力扑面而来,贸易商和钢厂出货意愿都比较强烈,且东北、西南、山东等地主流钢厂政策仍以下调为主,市场心态悲观难改。不过,考虑到沙钢平盘以及河钢限价销售,或对持续下探的势头有一定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料下周主流续跌20-50,个别地区或有10-20试探性小反弹。

  管材:本周管材弱势难改,跌幅在30-100元/吨,成交萎靡。第一,市场供大于求,但钢材产量持续高位,需求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表现持续疲弱;第二,在政策刺激效应落空、房地产低迷局面难改、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下,市场看空情绪依然较强。第三,资金紧张且信贷收紧的状况愈演愈烈,行业资金严重失血。近期生产成本下行,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商家心态悲观,消费低迷、需求不足的情况或许将更加突出,再加上无利好支撑,后市行情依然堪忧。预计下周管材或将继续弱势为主,跌幅在30元/吨左右。

  优特钢:本周特钢市场持续跌势,跌幅达30-80元/吨不等。节前下游加工厂多有备货,节后消化库存为主,市场成交氛围转淡,不过库存低位,商家大跌情绪几无,故上半周持续弱稳格局。至后半周,中旬主导钢厂调价政策稳中下调为主,市场部分资源跟跌明显。在沙钢钢厂维稳调整出厂价后,市场心态逐渐企稳,现止跌情绪较浓,预计下周先弱后稳,跌势有限,波动空间30元/吨左右。

  型材:受原料市场及钢坯价格不断走低影响,本周型材市场继续大幅下行,唐山主流工角槽报价较上周同期累计跌幅多在百元每吨左右。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近两日成交有一定的好转,型市跌势暂时有所放缓,但由于实际需求难以支撑型市持续向好,再加上坯料方面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市场厂商心态对后市依然悲观难改。综合各方因素考虑,预计下周型材市场依然难改下跌颓势,但跌幅应有收窄,预计在累计跌幅在三五十元每吨左右。

  扁平材方面:

  带钢:本周国内带钢加速度下行,较上周同期相比其中华北主导钢厂降80-90元,华东、华南地区降110-120元。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钢坯价格的走弱以及在“买涨不买跌”情绪下成交量的萎缩。随着库存的缓慢攀升,部分调坯轧材企业有断断续续的检修计划,对现货价格有少许支撑。目前个别厂家为出货执行锁价策略,调动部分终端采购热情,后期库存将慢慢消化,预计下周跌幅收窄

  热卷:本周全国热卷弱势下调,其中华东,华北,华南跌幅在50-70元左右,西南,华中跌幅在30-50元左右。主要原因还是需求不足,外加原材料钢坯等和期货均是不断走弱,商家出货意愿增强,操作上以价换量为主,低位不断下探,多数地区破位3000,但是成交仍无起色。

  对于下周,考虑到下游零星开工,基本还是按需采购,刚性需求支撑为主,目前市场上仍未有明显利好提振,钢厂方面宝钢热轧也下调了100元/吨,表明钢厂对后市并不看好,预计下周仍是利空为主,但因当前部分市场低位区采购略显活跃,商家跌速有放缓之势,故预计下周弱势体纵横,跌幅在30-50左右。

  中板:本周中板继续偏弱整理,且跌势更加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跌幅较大,大部分城市跌幅在30-80元/吨之间,主要还是因为下游需求依旧萎靡不振,加之期货和原材料价格阴跌不止,屡创新低,使得钢厂生产成本降低,大幅下调其板材出厂价格刺激消费来降低库存,致使整个现货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商家心态悲观。而华南地区本周整体上暂稳运行,其中乐从地区因中板库存压力大,且下游需求量少,价格支撑力度小,其市场价格下跌了40元左右。从目前情况看,现整个钢市大环境依旧疲软,市场仍被利空因素笼罩,考虑到原料价格以及下游需求短期内难发生大的变化,预计下周中板价格仍将继续下跌,跌幅大约在30-50元/吨。

  冷轧:本周全国冷轧价格稳中有降,各大区间分化十分明显:华东市场整体弱稳整理,但成交淡,商家心态显消极,不过因为流通中资源分布不均衡,如1.0mm、1.2mm规格比较紧缺,故市场主流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华北市场报价仍较坚挺,主要还是受可售资源有限影响,不过因近期钢市整体凌厉的下跌,多数商家认为后期到货增加后,冷轧价格走低可能性较大;华南市场因受期货市场快速下调影响,主流出现20-50元/吨的跌幅,市场低位资源不断增加,商家抛货意愿强。考虑近期汽车、家电等冷轧重点下游行业需求释放缓慢,加之宝钢昨公布的10月价格政策冷轧下调100元/吨,显示出对于后期市场较为谨慎的态度,其他主导钢厂或将跟随下调,冷轧的底部支撑力将弱化,同时对于市场的信心形成一定打压,故预计下周冷轧价格整体弱势盘整

  钢厂检修:中秋过后国内钢材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的趋势,但由于矿石、钢坯等原料价格跌幅也不小,目前钢厂生产的亏损情况并不严重,因此仅少部分中小钢厂有限产检修情况,而国内其余中大型钢厂并无大规模减产消息,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钢价下跌达到一定程度,钢厂亏损随之加剧,后期钢厂的检修减产或随之慢慢增多。另一需要注意的消息是,近期宝钢开始全面年修,其4000多立方米的4号高炉也在进行大改,考虑到宝钢的产量以及在国内板材行业的地位,宝钢进行此次时间跨度较大的年修或在短期内对板材供应及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关资讯推荐:

  10月钢材市场反弹之路现端倪!

  钢铁厂停产之钢贸商反思篇!

  大钢企再谋海外淘金路之揭秘!

  钢铁业寒流向产业链上下游蔓延

  【借鉴】钢贸企业转型的方向及途径!

  钢城如何撑起民企“大半个天”!

  下周钢材各品种预测(9.15-9.21)

  【真相】钢厂依靠政府补贴5亿仍亏9亿

  【警惕】大宗商品电商化为何遭遇泡沫尴尬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