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一些经营水平较差的钢企,在亏损的状态下,依然在加大生产,这就加大了经营风险,企业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需要在市场环境中优胜劣汰。
中国钢材网观点:钢企也可以搞副业自救。在钢市低迷的大环境下,发展非钢产业已经是钢企赚取利润,弥补亏损的必要途径。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已经十分急迫,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是对自身资源结构的优化重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哺主业。
中国钢材网观点:钢贸商对于节后的热情并不高,所以向钢厂订货的需求依然停留在低位。简单来看,节前钢价试探性小幅反弹,市场已经心无所属;至于节后,或借助节前预期有短暂的开门红,但需看期货脸色。终究是终端需求没改善,钢价跌势无扭转,资金压力稍减的钢市,依然难以向上发动冲锋。弱且弱着。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调整论”比“崩溃论”更符合中国实际,我国钢铁业经过5年左右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后,还要在转型升级中发展30至50年。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