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墨西哥经济部决定对原产自中国和中国台湾的涂镀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12月18日,墨西哥经济部开始对原产自中国的冷轧板卷发起反规避调查。涉案产品为非合金、非涂镀冷轧板卷,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厚度大于等于0.5mm但小于3mm。
12月21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钢筋作出反倾销初裁: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决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12月22日,墨西哥经济部终裁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热轧板卷征收335.6-354.92美元/吨的反倾销税。
12月22日,墨西哥经济部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盘条征收0.49美元/公斤的临时反倾销税,并进行反倾销调查。墨西哥经济部于9月2日对中国的盘条发起反倾销调查。
12月22日,美国钢铁公司位于斯洛伐克东部科希策州的钢铁厂宣布,2016年1月将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以降低企业成本,应对中国低价钢铁产品竞争。该公司发言人表示,目前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钢铁产品每吨价格比美国钢铁公司低50美元,此外公司成本中还包括高电价和需购买碳排放配额等费用,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力下降。
年底之前,针对中国出口钢材的反倾销调查、制裁和贸易保护措施一窝蜂袭来,墨西哥最甚,短短6天时间,发起三项反倾销调查,作出一项终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挑明了要对中国钢材说“不”。不仅北美,远在澳洲的澳大利亚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筋作出了初裁,可以想象的是,中国钢材在国际上就像一剂毒药,唯恐避之不及。
中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