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一带一路”破茧而出 我国外贸稳中向好

广告

“一带一路”破茧而出 我国外贸稳中向好

来源:网络 2015年07月17日 09:33:05 打印

  背景:中国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6.9%。,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一带一路”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当日指数大涨5.84%,收报2270.33点。那么,上半年外贸数据为何出现负增长?外贸新动力又是如何“破茧而出”并发挥作用?下面,笔者带大家一起分析。

  中国外贸出现负增长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从其中,出口增长0.9%,进口下降15.5%;贸易顺差扩大1.5倍。从上半年的外贸数据反映目前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影响今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外贸需求持续低迷,出口受到抑制。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仅维持低速增长,外需低迷是影响今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竞争力削弱。人民币汇率是加大企业出口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截至6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欧元、日元分别较年初升值0.2%、6.9%和2.2%。

  第三,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口需求不振。

  第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拉低进口值增速。据测算,今年上半年,进口总体价格跌幅为10.9%,拉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10.4个百分点。

  6月出口数据持续好转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二季度以来进出口稳中向好。二季度进口下降13.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了3.5个百分点;出口虽然由一季度增长4.9%转为下降2.5%,但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势呈现逐月好转迹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别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值得一提的是,到6月份已经恢复为2.1%,为四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进口降幅同比也有所放缓,出现了好转的势头。

  在出口方面,下半年外贸企业将会有较大机遇,随着下半年经济的进一步企稳回升,内需不振的情况将得到改善,而到了第四季度是西方传统的消费旺季,对外贸企业的出口增加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此外,上半年的降息能够起到减轻企业的还债负担的效果,而降准则有利于外贸企业盘活资金,但这些措施发挥作用还需要时间,可能在下半年会有进一步的效果。

  “一带一路”贡献可期

  虽然我国上半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但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外贸合作步伐仍在加快,正逐步成为稳外贸增长的新动力。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1/4。同期,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实现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速。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发展新常态下推出的统筹内外、兼顾现实与未来、全面布局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基建和设备方面,例如高铁、公路、核电站、机场等。

  “一带一路”如何释放新动力?

  首先,投资拉动了中国对非、拉美的出口。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扩大,特别是对非洲和拉美的扩大,也将有效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如工程建造类投资品的出口。

  其次,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据数据显示,我国轨道交通设备出口增长28.3%,手机增长19.7%,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9.3%,纺织机械增长6.1%,金属加工机床增长3.6%,这些都是我国外贸企业正在加快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更加注重高端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最直接体现。

  再次,中国与新兴市场直接贸易的互补性日益显现。拓展新兴市场仍然是未来外贸的增长点,在调结构的过程中,在对欧、日贸易下滑的同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保持了健康态势。

  综上,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一向强劲的外贸也遭遇坎坷,上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尽管如此,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仍保持两位数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则在提升,低增长的“新常态”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中国外贸将展示出新的动力,并拉动我国外贸稳中向好。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