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钢材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用钢行业增速回落,再加上钢铁产能较快释放,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有所加剧,钢材价格呈波动下行走势,总体水平低于上年。
一、全年钢材价格走势情况
1、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渐失弹性,总体水平低于上年
2013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波动下行走势,而且由于长时间低位运行而逐渐失去弹性,虽价格起伏幅度较小,但总体水平低于上年。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全年最高点是2月末的111.12点,最低点是6月末的98.52点,降幅为11.34%,比上年最大价格落差低4.88个百分点。但全年平均指数仅为102.76点,比上年下降9.00点,降幅为8.05%。
从全年走势情况看,大致可分为四个运行区间,即1-2月份上升、3-6月份下跌、7-8月份小幅回升和9-12月平缓下行。(见下图)
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1)长材价格跌幅大于板材
2013年,CSPI长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05.01点,比上年下降10.43点,降幅为9.03%;CSPI板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02.36点,比上年下降7.27点,降幅为6.63%。长材降幅比板材高2.40个百分点。
从全年变化情况看,前八个月长材、板材价格走势基本相同,即均为在1-2月份小幅上行、3-6月份明显下跌、7-8月份小幅回升;后四个月走势稍有不同,长材价格在9-12月份波动下行、相对平稳,而板材价格呈持续回落走势。(见下图)
CSPI长材、板材指数走势图
(2)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2013年,国内市场长材和管材价格降幅较大,板材价格降幅相对较小。其中:高线和螺纹钢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76元/吨和354元/吨,角钢下降了392元/吨;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分别下降了279元/吨、295元/吨、253元/吨和261元/吨;热轧无缝管价格下降了538元/吨。
2、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上半年大幅波动,下半年趋于平稳
2013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在上半年大幅波动,而下半年则呈现平稳走势。全年最高点是2月末的181.1点,最低点是6月末的163.6点,价格指数落差为17.5点,降幅达9.7%;而下半年最高点是8月末的169.5点,最低点是7月末的165.6点,波动幅度仅为3.9点,明显小于上半年。全年CRU国际钢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71.2点,比上年下降13.3点,降幅为7.2%。(见下图)
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CRU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全年走势大致可分为五个运行区间,即1-2月小幅上升、3-6月跌幅下降、7-8月小幅回升、9-10月小幅下降和11-12月小幅回升。
(1)国际市场长材价格降幅高于板材
2013年,CRU长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89.7点,比上年下降16.8点,降幅为8.1%;板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62.2点,比上年下降11.4点,降幅为6.6%;长材价格降幅比板材高1.5个百分点。
CRU长材、板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2)欧洲和亚洲钢价跌幅较大,北美相对较小
2013年,CRU北美钢价平均指数为169.3点,比上年下降7.3点,降幅为4.1%;欧洲平均指数为164.1点,比上年下降13.5点,降幅为7.6%;亚洲平均指数为176.3点,比上年下降16.7点,降幅为8.7%。
从全年走势看,在前三个季度,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钢价走势基本相同,但第四季度出现差异,其中欧洲和亚洲钢价走势趋于平稳,而北美则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走势。
(3)我国出口钢材价格波动下行
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854美元/吨,比上年下降70美元/吨,降幅为7.6%。从分月情况看,1-5月份出口钢材价格总体呈小幅上升走势,6-8月份明显下降,9-12月份有所回升。(见下图)
我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走势图
从分品种情况看,长材出口价格跌幅最大,全年平均出口价格为608美元/吨,同比下降81美元/吨,降幅为11.8%;板材和管材出口价格降幅相对较小,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807美元/吨和1191美元/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2.8%;铁道用材出口平均价格为1011美元/吨,比上年上升51美元/吨,升幅为5.3%。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2013年,受钢铁需求增速放缓、钢铁产能较快释放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更加突出,钢材价格总体上呈波动下行走势。
1、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增长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从近年情况看,2010年增长10.4%,2011年增长9.3%,2012年增长7.7%,经济增长呈回落趋势。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看,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是54.4%,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率是50.0%,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净出口贡献率是-4.4%。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且投资贡献率再度超过消费,显示需求增长出现回落。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6%,增速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5%和20.3%,分别比上年回落1.5和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1.5%,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货物运输总量增长9.9%,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从总体情况看,受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影响,钢材需求增长有所放缓。
2、钢铁产量再创新高,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
为遏制钢铁产能盲目扩张,清理整顿违规产能,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调整和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国务院在2013年10月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钢铁行业将通过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等手段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72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黑色冶炼及压延业投资5060亿元,同比下降2.1%,显示国家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初步取得成果。但由于基数庞大,新增产能仍然较多,据工信部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国粗钢产能又增加了约4000万吨;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为产量分别为70897万吨、77904万吨和10676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2%、7.5%和11.4%,分别比上年增速提高2.5、4.4和3.7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达到创纪录的213.43万吨。钢材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钢材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见下图)
全国粗钢日产量变化情况图
3、钢材出口保持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需矛盾
据海关统计,2013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同比增长3.1%。净出口钢材4826万吨,比上年增加619万吨,增长14.7%。从出口钢材品种结构看,板材出口量为2764万吨,占全部钢材出口量的比重为44.3%,比上年多出口68万吨,仅增长2.5%;而长材出口量为2121万吨,占比为34.0%,比上年多出口611万吨,比上年大幅增长了40.5%。但如果剔除“合金棒线材”和“合金型材”后,长材出口量仅为11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5.7%。钢材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需矛盾,但从总体来看,未能扭转钢材供大于求局面。
4、铁矿石价格基本保持坚挺,其他原燃材料价格有所下降
在钢铁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铁矿石需求继续增长,价格也保持坚挺。2013年,进口铁矿石(海关)平均价格为129.03美元/吨,同比上升0.28美元/吨,比上年上升0.22%;进口铁矿石港口现货平均价格为960元/吨,仅比上年下降0.26%;国产铁精粉平均价格为986元/吨,上升1.54%。相对于铁矿石价格的高位坚挺,炼焦煤、冶金焦、废钢、炼钢生铁和钢坯价格水平则有较明显的回落,平均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42元/吨、276元/吨、401元/吨、338元/吨和316元/吨,降幅分别为16.84%、16.61%、13.50%、9.71%和10.30%。原燃材料价格的回落,使钢铁生产成本对钢价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
5、钢材库存冲高回落,后期去库存过程加剧了钢价下跌走势
2013年初,全国主要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188万吨,同比下降2.53%。受后市钢价上升预期影响,钢材社会库存在1季度迅速上升,至3月末达到了2193万吨,与年初相比大幅上升了84.57%,与上年同期相比也上升了22.58%;但由于钢价在二、三季度持续下跌,贸易商纷纷降低库存,进一步加剧了钢价跌势。至11月份,钢材社会库存降至1349万吨,比最高时的2193万吨,累计下降了844万吨,降幅达38.49%。
企业库存也呈现回落趋势,幅度比社会库存相对较小。据钢铁协会统计,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库存在2月末达到高点1432万吨后,3-8月份连续下降,8月末降至年度内最低点1157万吨,同最高点相比累计下降275万吨,降幅为19.20%;自9月份至年底,钢材库存停止下降,并在第四季度保持平稳。
钢材社会库存大幅回落,一方面是钢铁企业因同质化竞争激烈,使出厂价格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商为达到降低风险、缓解资金压力的目的,通过低价抛售钢材来降低库存。在钢价低迷的市场态势下,加强了钢价的下跌趋势。
三、2014年钢材价格走势预测
2014年上半年,钢铁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全国粗钢日产量不断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尽管钢材出口量大幅增长,但全社会钢铁供给量仍明显增加,供大于求状况未有改观。在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拉动下,钢材需求有所增长,但总体来看增幅相对较小,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未有改观,钢材价格仍难以大幅回升,下半年钢价仍将呈现低位波动运行态势。
1、上半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回落
上半年,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5.36点,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10.00点,降幅为9.49%;从上半年分月情况看,钢材价格指数呈振荡下行趋势。截止6月末,钢价指数跌至92.99点,连续9个月低于100点,是2003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见下图)
2004-2014年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2013-2014年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
(1)长材、板材价格降幅基本相当
上半年,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97.29点,同比下降10.03点,降幅为9.35%;板材指数平均值为95.65点,环比下降9.72点,降幅为9.22%。长材价格降幅比板材高0.13个百分点。
(2)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降
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高线、螺纹钢和角钢平均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75元/吨、211元/吨和163元/吨;中厚板、热轧板卷、冷轧薄板、镀锌板及无缝钢管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48元/吨、144元/吨、280元/吨、200元/吨和358元/吨。
2、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振荡下行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需求有所上升。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虽继续回落,但幅度明显小于国内钢价跌幅。上半年,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65.3,同比下降9.2点,降幅为5.3%,比国内钢价跌幅低4.2个百分点。(见下图)
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
(1)长材价格大幅回落,板材价格有所上升
上半年,CRU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79.4点,同比下降16.2点,降幅为8.3%;CRU板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64.5点,同比上升5.4点,升幅为3.4%。
CRU国际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2)北美钢价明显回升,欧洲、亚洲大幅下降
(1)北美市场
上半年,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79.5点,同比上升14.3点,升幅为8.7%。美国市场长材价格有升有降,钢筋、小型材和型钢价格同比上升,而线材有所下降;板材品种均有所上升,且涨幅明显高于长材。
(2)欧洲市场
上半年,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55.7点,同比下降13.4点,降幅为7.9%。德国市场长材价格有升有降,钢筋、小型材和型钢价格小幅上升,而线材小幅回落;板材产品价格均有所下跌
德国市场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项目2014年上半年上年同期同比升降升降幅度%
(3)亚洲市场
上半年,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64.4点,同比下降18.6点,降幅为10.2%。远东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下跌,且长材跌幅高于板材。
2、上半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国民经济承受下行压力,钢材需求增势疲弱
随着“四万亿”政策措施效应逐渐减弱,国民经济承受下行压力影响愈发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除汽车、造船行业外主要用钢行业增长也明显下滑,钢材需求增长乏力。由于钢铁生产仍保持高水平,国内钢材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局面,再加上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下跌,钢材价格失去支撑,继续处于波动窄幅下行区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1%,增速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回落 0.5个百分点;全国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48.5%,比去年全年的54.4%大幅减少了5.9个百分点。在主要用钢行业中,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174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4%;汽车产量1178万辆,同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在119种主要机械产品中,同比下降的有37种。其余82种同比增长的产品中有49种产品是增幅在10%以下的低速增长。从总体情况看,宏观经济承受较大下行压力,钢材需求增长较弱。
(2)粗钢日产量再创新高,供大于求状况难有改观
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36202万吨、41191万吨和5522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5%、3.0%和6.4%,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5.2、4.4和3.8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庞大,增量达到1200万吨;全国平均日产粗钢量达到227.57万吨,相当于年产8.31亿吨粗钢水平。从分月情况看,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001万吨、6929万吨和980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3%、4.5%和7.1%;平均日产粗钢230.9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环比增加3.77万吨,增幅为1.66%。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4月、5月和6月的全国粗钢日产量分别有史以来的最高的三个单月产量。由于产量基数庞大,钢材供大于求状况难有改观。
(3)钢材出口量大幅增长,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上半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4101万吨,同比增加1032万吨,增长33.6%;进口钢材725万吨,同比增加42万吨,增长6.1%;折合粗钢净出口3591万吨,同比增加1053万吨,增长41.4%。按此计算,上半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76亿吨,比上年同期仅增加142万吨,增幅为0.38%。从总体情况看,由于国内钢铁产量保持增长,而需求增长有限,如果没有出口大幅增加的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将更为突出。
3、下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随着“微刺激”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后期钢材需求会继续保持增长。受钢铁产能释放影响,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短期内仍难以扭转,后期钢价仍难以大幅回升,将呈低位波动运行态势。
(1)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钢材需求会继续有所增长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增长动力略有增强。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所加快。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6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8%,将比去年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但预计中国增长7.6%,比上年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外需形势较为平稳,但国内经济仍承受下行压力。为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稳增长目标,针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上半年国家通过微刺激、点调控的方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和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企稳迹象逐渐增多,政策措施效果初步显现。2季度GDP同比增长7.5%,增速比1季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显示宏观经济呈现出现企稳向好态势。下半年经济形势仍然比较复杂,既有推升回升的动力,也有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还会进一步显现效果,将继续激发经济增长动力,钢材需求会继续有所增长。
(2)钢铁生产保持高水平,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60亿元;今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157亿元,同比下降8.4%,连续第3个月下降。但由于投资额仍然较大,还在形成新的产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36202万吨、41191万吨和5522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5%、3.0%和6.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3、0.3和0.3个百分点。钢铁生产保持高水平,不利于缓解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回升。
(3)原燃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对钢价支撑作用减弱
上半年,主要钢铁生产用原燃材料价格均大幅回落。其中: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平均值降至783元/吨,至6月份已连续5个月下降,同比下降195元/吨,降幅为19.94%;国产铁精粉价格至6月份已连续2个月下降,同比下降97元/吨,降幅为9.83%;炼焦煤价格同比下降311元/吨,降幅为24.60%;冶金焦价格同比下降329元/吨,降幅为22.60%;废钢价格同比下降326元/吨,降幅为12.32%。原燃材料价格明显回落,使成本对钢价支撑作用有所减弱。(见下表)
(4)社会库存继续下降,企业库存仍然偏高
6月末,全国主要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降至1344万吨,同比下降347万吨,降幅为20.5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与年初相比下降7万吨,降幅为0.55%;同2月末峰值相比,已累计下降了742万吨,降幅达35.57%(见下表)。从企业库存情况看,据钢铁协会统计,6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92万吨,环比下降44万吨,降幅为3.16%。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24万吨,升幅为9.75%。社会库存持续减少而企业库存居高不下,凸显市场对后期钢价走势信心不足。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