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以下是主要经济学家及分析师点评。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再度出手,属重大利好。央行降息降准,目的是维持货币市场的宽松环境,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经济增长有稳定作用,并且对于股市回暖有重要作用,股市会有明显反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GDP低于7%的目标,工业企业跌幅继续扩大,物价跌幅大于预期,是本次降息主要原因。但企业面对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表现在微观层面是总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下降,而有效汇率的高低关乎总需求之缩张,因此,让汇率反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才是更为根本的措施,不动汇率就不得不降息,但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降息降准是为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以及降低短期流动性成本,对于缓解经济下行,改善企业微观绩效,提升金融机构流动性有一定作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在通缩风险上升,负债成本下降,资产回报率下行的趋势中,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并不一定会导致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对表内存款成本的影响预计不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偏正面,债券市场的上涨迎来新的催化剂。
霜降之前的双降,有利于对延续债券市场的上涨趋势,未来仍然有新的催化剂,我们维持观点不变,继续持仓安静的等待,未来仍然有惊喜!
中金王汉锋表示“双降”符合预期。三季度的数据公布在上周全部落地,宏观经济层面并无明显起色,经济企稳复苏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来支持。因此近期的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已经之前就在开始反应这种预期。因此周五的双降从时间点上,从操作方式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尽管有很多观点认为,目前流动性已经足够宽松,进一步放松的效果有限,但我们认为给定目前实体经济面临的融资成本依然不算低,而且考虑到物价的低迷,特别是生产物价的低迷,企业面临的实际融资成本在10%以上,这显然是跟实体经济的低迷是不相匹配的。考虑到较高的实际资金成本,货币政策依然要有所放松以支持经济的企稳复苏。今天的双降,虽然符合预期,但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稳增长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策必须锁定市场有关货币宽松的预期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融资成本。
海通证券认为:降准降息再临,零利率是长期趋势。债券长牛,利率新低可期。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地产周期结束,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央行轮番放水,资产回报率下降,我国利率或创新低。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评论:此次“双降”背景在于:1、三季度中国GDP破七;2、美国延迟加息,欧洲打算进一步宽松。
杨红旭表示,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降息与降准。上次降息后,基准利率已创建国来新低,这次进一步创新低。且近几个月银行间利率也大幅下滑,说明连续降息,有效压低了实际利率水平。估计年内降息已无空间。降准仍有空间,须继续对冲外储减少。
杨红旭认为,双降之后,有利于经济企稳,预计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经济将重上7%大关。但最利好的仍是资产品。有利于股市继续反弹,但由于股市属于重灾之后的筑底式反弹,出现中级行情难度较大。最大利好对象是楼市,当前楼市处于回暖通道中,货币宽松与利率下降,将加码刺激需求!
华泰证券罗毅表示:要关注到这次对三农和小微有额外降准,按照我们测算,可以释放流动性7000亿左右,对股市,是重大利好,对金融大蓝筹更是利好,有点和去年11月大行情起点有些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