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聊城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聊城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下周钢价预测:供需双弱 跌后回稳

广告

下周钢价预测:供需双弱 跌后回稳

来源:西本新干线 2016年01月16日 09:05:24 打印

  一、行情回顾

 

 

  申城建材价格大幅回落。截至1月14日较上周五下跌60元/吨;同期,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代表规格报在189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50元/吨;而沪上优质盘螺代表规格报价203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40元/吨。

  市场反馈,去年12月中旬至元旦后,国内钢价累计涨幅超过200元/吨,商家手中库存资源普遍有一定的获利空间。随着终端需求的日趋回落以及钢材期货的大跌,商家加快出货套现的意愿增强,本周钢价持续下跌,尤其是三类钢厂资源跌幅达到百元,和一、二类资源价差再度有所加大。不过当前钢厂供应总体处于低位,市场资源规格短缺现象依然存在,沙钢永钢、中天等钢厂厂提规格也普遍不齐,钢价继续深跌困难,下半周市场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预计下周申城建材价格将以低位整理为主。

  那么,下周钢价走势将如何变化?社会库存会不会出现上升?进口矿价表现如何?带着诸多疑问,一起进入本期行情分析。

  二、成本分析

  1、钢厂调价

 

  本周国内钢价震荡回落,对出厂价格进行调整的钢厂很少,部分调价的钢厂以稳中有降为主。其中华东地区主导钢厂沙钢、永钢、中天1月中旬价格普遍维持不变,方大特钢裕丰首钢长治等钢厂则对出厂价格小幅下调20-30元/吨。据中钢协统计,2015年12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1242.41万吨,旬环比大幅下降224.84万吨,降幅达15.32%,创2014年1月上旬以来的新低。可见在钢厂减产及出口增多的情况下,钢厂去库存已经初见成效,产业链低库存对钢价走势将形成一定支撑。

  从钢厂生产情况来看,据中钢协统计,2015年12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1.55万吨,旬环比下降3.37%;预估全国日均粗钢产量201.45万吨,旬环比下降3.05%。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已连续五旬出现下降,旬产量已降至201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以全国201.45万吨的日产水平测算,国内粗钢年化产量已经降至7.35亿吨,相对于12亿吨的粗钢产能,产能利用率仅在61%左右。另据海关统计,2015年12月我国出口钢材1066万吨,环比增长10.93%,同比增长4.82%,为仅略低于2015年9月的历史次新高水平;2015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创历史新高。产量下降出口回升,印证国内钢材市场整体供需双弱。

  2、原材料

  

 

  原料价格表现不一,进口矿价格再次下破40美元,钢坯价格连续反弹,废钢价格略有回落,国产矿和焦炭价格弱稳运行。

  分品种来看,钢坯市场:本周唐山钢坯价格连续小幅拉涨,累计涨幅达40元/吨。本周三,唐山燕钢普方坯中标价较上期价格高56元/吨,报1616元/吨出厂,与当日市场价格高6元,对钢坯现货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当前钢厂坯料库存多维持低位,且资源紧张,厂商挺价意愿较为明显。但考虑到终端需求仍弱,且市场暂无冬储意向,整体成交仍无实质好转,商家对后市预期谨慎。预计下周唐山钢坯价格以稳中偏强走势为主。

  焦炭市场:本周国内焦炭价格基本平稳。2015年12月我国出口焦炭达145万吨,较上月大幅增加61万吨;2015年我国累计出口焦炭985万吨,同比增长15.8%。近期山西地区汽运运费有所下调,钢厂采购意愿略有增强,焦化企业销售情况良好。但钢企仍多处在严重亏损局面,对焦炭价格维持打压态势,焦化企业价格提涨受阻。预计下周焦炭市场仍将以弱稳运行为主。

  废钢市场:本周国内废钢价格小幅波动,华东地区价格趋弱,华北地区则偏强。部分钢厂对废钢采购价格上调,不过这只是其为了补充废钢库存量。当前整体废钢市场,需求依然较差,大幅上涨行情难以持续。而一旦价格推高后,成交就会不畅。年节将至,不少商家已经休市放假,准备过年;其他还在操作的商家积极性也不强,进出货仍然是频率较快,但量不大。预计下周国内废钢价格或将稳中小幅波动。

  铁矿石市场:本周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弱稳运行,成交稀少。进口矿价持续下跌,对国产矿走势形成较大压力,国内矿山限产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钢企亏损严重,钢企减产幅度仍在扩大,对铁矿石需求呈萎缩态势,国产矿降价压力逐步加大。预计下周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或将小幅下跌。本周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再次下破40美元关口,截止1月14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39.25美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25美元/吨。据海关统计2015年1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9627万吨,较上月增加1414万吨,环比增长17.22%,同比增长10.85%,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95272万吨,同比增长2.2%。受国际主流矿山发货增多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持续上升。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截止1月15日,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达9780万吨,较2015年三季度末的库存增幅超过1200万吨,与去年同期的库存水平已基本持平。而随着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加快,铁矿石需求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加大,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将难以缓解。本周花旗银行将2016年铁矿石价格预期从每吨41美元下调至36美元,将2017年铁矿石价格预期从每吨39美元下调至35美元。预计下周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将弱势整理。

  海运市场,1月14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大幅下跌,报383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点,跌幅2.79%,连续九个交易日下跌,持续创下历史新低。进入2016年后的短短两周,BDI指数跌幅已经达到20%。航运业的大部分货源是大宗商品,BDI指数大幅走弱反映出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下滑。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原料行业不景气,导致大宗商品运输需求下降。近期,国际油价大跌和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美元走强,进一步削弱了大宗商品需求国的购买力,加剧了航运业需求不振和运力过剩问题,航运业和船舶制造业陷入发展困境。预计下周BDI指数或将继续低位运行。

  三、供给和需求分析

  申城大幅降温,且临近年终,民工陆续放假,工地停工逐步增多,市场终端需求萎缩较为明显。而随着钢价回落,中间商备货需求也不见踪影,整体市场成交情况相当疲弱。

  

 

  而从库存情况来看,沪市建筑钢材库存变化不大,市场成交情况较为低迷,同时钢厂到货量也不多,市场处于供需弱势相持的局面。而从全国钢材库存来看,本周全国钢材库存量连续第13周下降,目前的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5.67%,继续刷新近6年多的库存新低。当前无论是钢厂库存还是市场库存均处于低位,产业链去库存初见成效,低库存对钢价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四、宏观分析

  (1)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4.59亿,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下降1.8%;进口10.45万亿,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扩大56.7%。12月份以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下降4%,出口同比增长2.3%,12月份贸易顺差3820.5亿元人民币,好于市场预期。

  (2)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2015年,CPI同比上涨1.4%,创最近6年新低。2015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5.9%,连续第46个月下滑,且连续五个月降幅相同。2015年,PPI同比下降5.2%。

  (3)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其中各类棚改58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12月底,已开工783万套,基本建成772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1.54万亿元。

  (4)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报2460万辆,创2012年以来最低增速。中国2015年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4%报279万辆。中国2015年1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8.3%报244万辆。201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长7.3%至2110万辆。

  (5)据外媒报道,去年中国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约为2014年的2倍多。据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257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这表示,2015年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在5000亿元以上。截至2015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7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连续10季度上升;银行业全年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9.3%大幅下降至2.3%。不良贷款从2011年的1.05万亿元上升至1.95万亿元。

  (6) 2015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2.0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978亿元,同比少增3453亿元。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少4675亿元。其中,2015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27万亿元,同比多增1.52万亿元。

  (7)2015年12月,央行口径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7082亿元,至24.85万亿元。中国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再创历史记录。

  当前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钢铁行业加快去产能,实现减量化、绿色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当前我国粗钢产能约12亿吨,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还不足70%,处于典型的产能严重过剩。如果粗钢产能在现有基础上能淘汰2亿吨左右,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将有望恢复到80%左右的正常水平,对于供需形势改善、企业盈利恢复以及钢价回升到合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的加快,当前国内钢铁产能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范围,且钢铁企业同时兼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特征,往往在地方政府是就业和纳税大户,在人员安置、债务处理等方面将会面临诸多问题。钢铁去产能具体实施将会相当复杂,去产能进程也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且政府强调去产能将以市场化手段为主,意味着更多的去产能将会通过市场倒逼的方式来实现。从这点来看,对多数钢铁企业来讲,在去产能尚未取得实质成效前,盈利形势将难以得到明显改善,钢材价格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难以改变。

  资金方面,本周四央行开展1600亿元7天逆回购,为近两年单日投放规模新高,由于本周二开展了逆回购80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有20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将实现单周净投放400亿元,上周为净投放1900亿元。当前市场资金面仍无太大压力,资金利率低位维持相对平稳。据西本新干线监测,1月14日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为2.85‰,较1月7日持平。2015年12月份的新增信贷及货币供应增速总体低于市场预期,12月M2同比增长13.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增贷款5978亿元,较上月减少1111亿元。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比上年少4675亿元。此外,2015年12月,央行口径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7082亿元,至24.85万亿元,降幅创历史记录,资本外流压力也超出市场预期。在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以及国内股市大跌的情况下,市场普遍预期春节前后央行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

  五、综合观点

  对于市场行情,提醒大家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需求因素。本周申城在气温下降及钢价下跌双重影响下,市场成交情况整体相当低迷。随着春节临近,民工陆续放假,工地停工增多,终端需求日趋减少。贸易商下周开始也将逐步以年终盘点、回收货款为主,整体市场将逐步转入有价无市局面。

  其二、供给因素。2015年12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连续五旬回落,并创201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以12月下旬全国201.45万吨的预估日产水平测算,国内粗钢年化产量已经降至7.35亿吨,相对于12亿吨的粗钢产能,产能利用率仅在61%左右。另外,2015年12月我国出口钢材1066万吨,为仅略低于2015年9月的历史次新高水平,2015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达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创历史新高。产量下降出口回升,印证国内钢材市场整体供需双弱。

  其三、成本因素。本周进口矿价持续下跌,普氏62%铁矿石指数再度跌破40美元/吨关口,离前低38.5美元/吨仅有一步之遥;煤炭、焦炭价格整体维持平稳。截止1月15日,西本成本指数为1779元/吨,较上周末下跌27元/吨。2015年12月份我国铁矿石高达9627万吨,创历史新高,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在四季度持续攀升,目前的库存水平已接近1亿吨。在供大于求格局明显的情况下,后期铁矿石价格仍有下跌压力,成本对钢价依然难以形成支撑。

  其四、政策因素。当前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钢铁行业加快去产能,实现减量化、绿色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去产能的加快推进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供需改善预期。但考虑到当前国内钢铁产能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范围,且钢铁企业同时兼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特征,往往在地方政府是就业和纳税大户,在人员安置、债务处理等方面将会面临诸多问题,钢铁去产能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供给侧改革对国内钢价的利好短期将难以体现。

  综合概括而言,当前国内钢市整体处于供需双弱的局面,一方面临近春节,工地停工增多,终端需求趋弱的态势明显;另一方面钢厂因大幅亏损及资金紧张,生产积极性也不高,供应处于低位。经过本周的快速回落后,前期低价资源基本得到消化,下周开始市场将逐步转入有价无市局面,预计国内钢价将呈回稳整理走势。

广告

热点新闻